星期四, 7月 02, 2009

<焦點新聞> e化照護新標準 盛弘公司Smart Care計畫獲經濟部技術處科專補助


本體系盛弘醫藥公司之「出院病患之智能化創新照護服務建置計畫」獲經濟部技術處業界科專補助,建構智能化照護服務平台,提供出院病患創新的照護服務模式,此e化照護新標準對未來的醫療趨勢發展,具指標性意義。

盛弘醫藥是本體系健康管理及醫藥經營機構,「出院病患之智能化創新照護服務建置計畫」,計畫主持人楊弘仁董事長提倡導入『家庭病房,遠端管理』Houspital(House+Hospital)的創新概念,主動與異業接軌,結合神通集團、元智大學,係以產能製造、ICT技術能力以及優質醫師資源,配合政府為強化產業持續投入創新研發,厚實產業未來競爭力,積極投入,創造出院病患之持續性最佳照護。

該計畫係以智能醫療為主軸,從急性出院病患為切入點,建構智能化照護服務平台,使出院病患及醫護人員間可透過語音、網路等多元化管道,上傳生理資訊並提供即時之健康諮詢及用藥、量測與回診提醒,建立遠距健康照護,發展小區式、居家式、機構式遠距服務模式。

計畫辦公室負責人許明信主任表示,台灣醫療是優勢,盛弘提供智能照顧服務在於快速、質量並重,藉由遠距照護技術及醫療照護的結合,病人不需要親自到醫院,在出院後在家中也可獲得延續性照護,除提供病人最佳的照護品質,在政府與整體照護產業面,此創新模式創造醫院、病患,與政府的三贏。

許明信主任指出,IT產業是台灣強項,醫療服務結合IT可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及資源運用效能。本體系智能化特色是由專業的醫療團隊提供本服務之客製化高品質照顧,現階段前期科專計畫已有287名使用照護,預計明年年中可達2000名以上,未來若成功發展,可望成為帶領智能化照護潮流的先驅。

星期三, 6月 24, 2009

<焦點新聞> 醫療品質再獲肯定! 經國總院通過跨部門ISO 9001認證


即將於7月份接受國際醫院評(JCI)復評的經國總院再傳捷報!本院醫事部通過ISO 9001國際認證,以優異的醫療品質獲得各評審委員的高度肯定,榮獲殊榮。

ISO9001為國際標準的品質管理系統。在評鑑過程中,除提供書面的審查外,並由SGS醫院評鑑專家組成的評審團隊蒞院進行實地訪查,從各單位訪查、書面紀錄資料審查到隨機抽問等一一審查,在張楊全院長及劉慶文副院長的領導下,及檢驗科、藥劑科、影像科學科各單位同仁戮力完成此次評鑑工作。

本院檢驗中心於2003年首次通過ISO 9001:2000驗證;2006年再次取得ISO 9001:2000驗證;並於同年5月通過ISO 15189認證,在今年ISO15189延展評鑑中認可項目更增加至120項。檢驗中心所有設備依照認證規範,已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案,以監控證明儀器、試劑及分析系統隨時保持在適當的校正狀態與功能,讓所有的檢驗結果能追溯到國際標準。此次的評鑑,除檢驗科外,並納入影像醫學科、藥劑科,藉由檢驗科已建立的管控制度拓展至相關部門,透過團隊對品質的認知與推動,促使ISO標準化流程由點形成面,維持醫療品質的恆定性。

檢驗科吳明訓主任表示,本院在九個月前開始著手評鑑準備工作,從評鑑前準備、評鑑內容和過程,為品質精進上下一心,全員參與,同仁們犠牲假日全力以赴,此次通過ISO 9001:2008品質驗證,肯定本院的品質監控和管理,已達國際標準。

本院提供高品質的人性化醫療,於近幾年不斷地通過國內外各式評鑑,包括新制醫暨區域教學醫院評鑑、全國第一家國際醫院評鑑認證(JCI)、新制暨教學醫院評鑑特優、JCDSC-AMI國際認證,不僅讓醫療服務水準與國際標準接軌,將品質精進推向國際級,於近日更榮獲ISO 9001國際驗證,未來本院將持續推動各項國內外驗證,也期望不斷地提供民眾國際級的醫療品質而努力。

星期四, 6月 18, 2009

<焦點新聞> 敏盛人典範 鄭振廷醫師 堅持高品質醫療


台灣號稱洗腎王國,根據中央健保局公佈前廿大門診疾病排行榜,洗腎、牙科、感冒、高血壓、糖尿病為前五大。敏盛綜合醫院洗腎中心與全球最大醫療供應商費深尤思公司亞太地區安馨公司策略聯盟,提供高品質照護服務患者,為本院創立良好口碑、提升國際能見度。

本院洗腎中心成績斐然,腎臟科主任鄭振廷醫師居功厥偉。鄭振廷醫師於民國77年至本院服務,歷經腎臟科醫師、內科部主任、經國總院醫務副院長等職務,臨床經驗豐富,且行政歷練完整,獲得本院高層長官和同仁高度肯定。

鄭醫師所帶領的腎臟中心醫護團隊表現亮眼,與協亞太地區安馨公司合作,供應本院洗腎中心先進高品質4008S洗腎機及高生物相容性Polysulphone透析,藉由雙方策略結盟,已具有國際級醫療品質,服務量不斷地倍數成長。鄭振廷醫師表示,本院腎臟中心一直扮演的角色,是希望建構台灣洗腎市場指標性平臺。他指出,台灣有不少洗腎病患,每天為了洗腎所苦,本院的醫護團隊提供最專業的協助與關懷,協助每位病人接受正規治療,並順利完成每一項療程,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此外,鄭醫師強調,提供身心靈高品質照護,拉高真善層次,為民眾的健康努力,這也是鄭醫師堅持人性化醫療的極致表現。

鄭醫師說,敏盛剛開始是一家成長型的區域醫院。建院之初,先後因SARS的考驗和健保個別總額的限制,使醫院業務的成長受到很大的挑戰,他仍一肩挑起帶領該中心醫護團隊的責任,力圖突破現況及困難,從開始的不到十人,至如今跨院區經營的四五十人,鄭醫師表示,醫療照護系統化、專業分工,追求高品質的醫療層次,才能創造如今完整規模與發展,而中心在管理面、制度面及執行面亦已臻成熟。

鄭醫師強調,醫療機構的目的不是獲利,而是生命的改變!腎臟中心之所以成功,關鍵因素是高階主管的全力支持,及所有醫護同仁的犠牲奉獻,尤其楊敏盛董事長與李源德總裁影響最為深刻。

即將接受指派轉任聖保祿醫院的鄭醫師表示,一路走來不忘初衷,回歸醫療面,他還是單純的醫師。鄭醫師謙虛地表示不敢當作為敏盛人的典範,而是隨時提醒自己當一位好醫師的職責,全心投入醫療,秉持對醫療品質的堅持,以及最誠摯關懷,持續為民眾的健康而努力。

星期二, 6月 09, 2009

<焦點新聞> 培育人才 厚植競爭力 賀!本體系報考研究所 達高錄取率


人才是企業的靈魂,也是決定國際競爭力的關鍵。為提升企業核心人才競爭力,本體系不僅創造知識共享,近三年體系同仁報考各研究所錄取率達90%以上,展現本體系厚植根基及強大的人才競爭力。

發展核心競爭力的首要條件,就是培養具有核心競爭能力的人才,本體系首重人才培育與發展,近三年,本體系報考各研究所包括台灣大學、政治大學、中原大學、輔仁大學、元智等十所,錄取碩士學位人數達50位以上,錄取率90%以上,展現絶佳的人才競爭力。

自與元智大學合作建立敏盛學院EMBA碩士班,本體系更陸續與輔仁大學、開南大學,及國立台灣大學進修推廣部產學合作,目的即是建立一個完整人才培育平台,提升體系同仁競爭力及營運中必備的管理知識,為臨床人員儲備管理能力。尤其,台灣醫療產業是菁英薈萃之地,人才培育重點已超越專業層次,而著重在國際觀的培養。本體系是全國第一家打造醫療機構主管之菁英教育課程的醫療院所,企圖培養國際視野、創新策略思維、團隊合作等能力的管理人才,以提升體系人力素質,為進軍國際醫療作準備。

楊敏盛董事長表示,人才的培育無疑已成為組織競爭力的一項指標,本體系關注永續發展,以「落實組織文化、追求卓越、奠定成長實力」為目的,為經營團隊注入前瞻的管理觀念和技能,未來將持續創新人力,培育人才,並帶領體系同仁邁向新紀元。

楊董事長指出,因應全球化,醫療國際化的趨勢出現,敏盛在2005年起就積極培養人才並有計劃延攬專才,並藉由與學術機構的緊密合作來建立系統性人才取得機制,期在不久的將來競爭力與世界接軌。

星期三, 5月 27, 2009

<焦點新聞> 賀 ! 雷特捷(股)公司成立兩週年



雷特捷公司於今年五月邁入第三個年頭。回顧創立之初,該公司憑著艱苦奮鬥、不屈不撓的精神,秉持積極進取、創新求實的信念,一步一腳印的堅持,贏得客戶與合作夥伴的信任,身負各方寄予更多的肯定與期待,持續成長,茁壯遠距放射線學的數位化資訊服務。

成立至今,與雷特捷公司合作遠距放射線學的醫療機構已達十家,每月報告醫師閱片量突破萬片之上,一直以來,持續進行管理改革與服務創新,率先推動重大報告緊急通知,讓醫療機構能在第一時間內得知訊息,把握治療的黃金時間。每日發出的影像報告、重大通知,接收來自各院的異常訊息等,皆依內部管理的報告品質控管流程進行,定期的醫師報告品質抽驗檢測、報告回覆效率及異常件數的各項監控,時時提醒報告醫師,以維持高標準的服務水平。開創「二次專家判讀」(2nd opinion),替診所打造新服務型態,分擔醫師門診業務,讓第一線接觸到這些複雜影像但非專科項目的醫師們有一穩健的後盾團隊支援,也是貼近民眾需求的最直接諮詢管道。近期新建置「雷特捷線上報告進度查詢」已在測試階段,隨時掌控各項發出報告的進度概況及所在位置,第一手取得報告完成通知,加速工作流程的時效性。

未來,除期許與客戶有更緊密的合作交流外,也計劃進一步與臨床醫訊整合、關鍵影像連同報告的自動發送,或於系統上調閱資料即會自動帶出報告及影像、雷特捷網站的不斷更新加上T_Bay資訊平台提供各專業經營者共同討論遠距放射學議題與合作專案。持續推動創新服務、強化互動是雷特捷永續發展的原動力,以高品質的水準和高價值的產品,創造長期價值,經由我們的共同努力,不斷豐富遠距放射線學的發展,也寄望遠距放射線學能遍及台灣地區各個角落。

星期五, 5月 22, 2009

<焦點新聞> 敏盛綜合醫院與開南大學產學建教合作簽約儀式



健康照護產業是台灣的明星產業。敏盛醫療體系(即敏盛綜合醫院、敏盛綜合醫院龍潭分院、敏盛綜合醫院大園分院、怡仁綜合醫院、怡德養護中心、蘆竹長期照顧中心)與開南大學於昨(5/21)上午九時三十分,在敏盛經國總院第一會議室舉行建教合作簽約儀式,以期提升雙方在教育教學、學術研究發表之能力。

此次建教合作除透過社區服務、醫院實習、教學支援與學術研究等方式雙方互相支援教學、醫學技術研習,該大學與本院並共同設立三系,包括銀髮養生學系、保健營養學系、銀髮健康促進學系。本院將提供該大學授課師資,包括李威傑副院長、陳蓬萱副院長、王賢國醫師、陳太其醫師、魏天山醫師、張建智醫師、蘇閔政醫師、魏日華醫師等優秀人才,以達資源共享、人才交流之效益,期望培養未來醫界的明日之星。

星期三, 5月 06, 2009

<焦點新聞>長照保險上路 本體系將和醫療精算學會共同舉辦『台灣長期照護產業與長期照護險規劃』 系列研討會



因應高齡化社會的照護需求,近年來政府已推動相關方案,包括『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畫』、『新世紀健康照護計畫』、及積極推動『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長期照護保險制度』,不僅引發國內醫學中心、醫療院所、以及其他高齡相關團體之關注,更成為媒體曝光率頗高的公共議題之一。為配合政府政策,醫療精算學會將邀請學者專家於近期舉行研討會,從長期照護保險,探討高齡者的未來醫療照護。

中華民國醫療精算學會(Health Care Actuarial Society,Republic of China,HCAS, R.O.C.)宗旨係以從事醫學與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數學等相關科學之科際整合,培養醫療成本精算人才,醫療精算知識之宣導與諮詢暨交流國際醫療精算知識,以合理運用醫療資源。業務範圍有會員或國際間醫療精算學術與資訊之交流、醫療保險給付之精算與研究、接受醫院或診所之委託辦理財務稽核之研究、醫療成本精算之研究等等。本體系楊敏盛總裁於民國93年接任該會理事長一職。


楊理事長指出,該會於4/9日『第六屆第六次理監事聯席會議』中宣佈會務主軸和未來方向,包括今年度工作發展計畫、新進會員資格審查、今年度會員大會日期以及『台灣長照產業相關議題與長照險規劃』研討會等等。

此外,於近期即將舉辦的『台灣長期照護產業及長期照護險規劃』系列研討會,主題包括長期照護險與台灣長期照護產業、長期照護保險之研議、台灣遠端照護的發展-以U-Care為例,本會期許在未來三年內對長照險的學術探討和負起教育大眾之責,以建構長期照護之完善制度,滿足高齡社會的各種需求。

星期二, 4月 28, 2009

<焦點新聞>日研究:短期Short Stay有助輕度失智治療 日本失智症考察團來台 開啟國際銀髮照護交流



在敏盛醫療體系與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邀請之下,日本失智症考察團於4月25日旋風登台,團員為有長期失智照護經驗的家屬及關心失智症的媒體朋友,此行主要目的為促進兩國失智照護、預防失智等經驗交流,希望能夠透過這次訪台之旅,表達對兩國失智患者的深切關懷並共創高齡社會的福音。

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表示,失智症發現的年紀有越來越早的現象,以協會接觸的案例來看,7名失智患者就有1名年紀在65歲以下,再加上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斷提高,失智症照護將是社會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近年來失台灣失智症協會大力推行「趨吉避兇法」,用以降低失智症的發生;而針對失智症患者,協會則有頭腦體操、藝術、懷舊、旅遊等療法,延緩惡化。

東京老人研究院研究指出,參與旅遊規劃能有效提升腦細胞活化,透過旅遊能放鬆輕度失智老人精神上緊繃感,在過程中更能找回社會參與感,有效延緩失智症惡化。

失智症人口攀升 台灣年花315億照護成本
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邱銘章常務理事表示,台灣目前失智症人口推估已達15萬人,預計將於民國107年失智患者將達到20萬人,未來龐大的失智症照護需求極需社會福利資源的建構與長期照護體系的規劃。

根據2007年全球第一份失智症照護成本研究報告顯示,亞洲地區每人每年照護成本為21萬台幣,估算之下台灣每年對於失智症照護成本超過315億元,日本更是高達4千189億,台日兩國同時面臨龐大的社會成本,如何去因應失智照護、社會福利政策等課題,值得政府與民間單位省思。

輕度失智症難發現 就醫時多是中度以上
邱銘章常務理事表示臨床經驗中,家屬帶失智患者就醫時通常已是中度失智,患者出現明顯異常行為或功能明顯退化,如:找不到回家的路、忘了剛剛吃過飯、尋找已往生親人等中重度失智症狀,家人才警覺到事態嚴重而就醫。

根據衛生署97年6月統計,全台領有失智症身心障礙手冊的民眾約有25,000人,但實際上,失智症患者約有15萬人,顯示有超過83%的人不願正視失智症或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罹患了失智症。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表示,國人常把老人的失智當成是正常的記憶力衰退,卻不知失智症為一種腦部病變,非一般腦功能老化。

值得省思的是,長期以來民眾把失智症跟癡呆、羞恥、丟臉等負面印象聯想在一起,導致不願就醫或是尋求社會福利的支持。湯秘書長表示,及早發現的輕度失智患者只要透過藥物、非藥物治療,即能延緩認知功能退化而能維持正常生活作息。

國際醫療觀光 低醫療成本是台灣最大競爭力
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的資料顯示,日本人來台灣做健檢與正子造影檢查(腦部斷層,可診斷失智症),費用便宜新台幣八萬元以上,若配合休閒觀光之旅,便成了台灣搶佔國際觀光醫療及失智症照護Short Stay最大的優勢。

敏盛醫療體系張楊全執行副總裁表示敏盛是國內首家通過JCI國際醫療評鑑的醫療機構,在規劃短期休閒觀光體驗上,結合醫療健檢及休閒觀光等優勢踏出台日醫療照護交流的第一步。

現階段敏盛與日方達成短期醫療觀光的共識,為期一個月內的Short Stay,包含腦斷層檢查、醫療處方、各類懷舊課程及健康促進活動設計,有效幫助日本輕度失智老人延緩退化;就長期發展,敏盛醫療體系將結合現有的怡德養護中心、大溪健康園區,提供日本銀髮族來台長住,一方面以相對低廉的費用提供最好的服務;一方面讓銀髮族能在健康園區找到歸屬,親近大自然,享受悠閒的療養計畫。

星期三, 4月 22, 2009

<焦點新聞> 本院通過JCIDSC國際認證 JCIDSC國際標準心血管全面照護計畫暨國際醫院評鑑研討會



本院『JCIDSC國際標準心血管全面照護計畫暨國際醫院評鑑研討會』已於日前圓滿落幕。

敏盛綜合醫院為全台首家及唯一通過之醫院,晉升國際級醫院,為讓台灣醫界更加瞭解JCDSC單一疾病認證及新版JCI醫療醫院評鑑方式,本院於日前假台大醫院國會議中心301講堂舉辦研討會,邀請許多重量級貴賓,包括JCI亞太區總代表Dr. Paul Chang、台大醫院王崇禮副院長、義大醫院陳宏基院長、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江福田理事長、台大加護病房主任柯文哲教授、台大醫院陳益祥教授及多位一級主管、雙和醫院薛瑞仁副院長及多位一級主管、台北醫學大學傷防所蔡行翰所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施俊明主任及多位專員、萬芳醫院內科部白冠壬主任及多位主管、童綜合醫院陳穎從醫療副院長、台北耕莘醫院心血管外科盧崇弘主任、本院張楊全院長、李威傑副院長、陳保仁副院長、周治華品質總監、心血管醫學部康志森主任等,與會來賓二百人,來觀摩學習的醫院包括:台大醫院、北醫、雙和、國泰、慈濟、和信、義大、門諾、三總、光田、振興、西園等近30家醫院 ,會中深度介紹JCI經驗分享、JCI單一疾病認證計畫以及第三版JCI國際醫院。

正如康志森主任引述Bill Gates 在哈佛大學的演說〝 人類最偉大的成就不是來自於新發現,而是如何應用這些新發現 〞,我們在心血管的處置模式,就是把美國最新的心肌梗塞治療臨床指引,實際靈活應用,讓心血管病患的存活率及醫療品質達到世界級高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該研討會主講者以前瞻性的眼光與國際思維切入議題,並與專家學者們進行JCDSC-AMI專業交流,議題涵括義大醫院JCI經驗分享、敏盛醫院心血管疾病認證經驗、JCI第三版醫院評鑑精要,全場座無虛席,精彩絶倫,獲得與會貴賓的讚賞與回應。

該研討會受到熱烈的迴響,康志森主任隨即受邀一系列JCDSC-AMI講座,包括醫策會與財團法人義大醫院合辦之醫院評鑑趨勢研討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第三十九屆年會暨學術演講、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與亞太心臟學會合辦之演講、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演講、國泰醫療財團法人國泰綜合醫院研討會、童綜合醫療社團法人童綜合醫院研討會等。心血管醫學部JCDSC-AMI通過認證後,續受邀演講,大大提升敏盛醫院形象,建立極高知名度與評價。

星期三, 4月 15, 2009

<焦點新聞> 敏盛與如果兒童劇團攜手打造 兒童病房巡迴計畫  



每一顆心都需要被呵護!
關懷弱勢兒童二部曲-兒童病房巡迴演出,正式啟動!
以『關懷弱勢兒童三部曲』為主題,由怡仁愛心基金會主辦,敏盛醫院承辦,於4/15假經國總院1F大廳舉行記者會,並邀請怡仁愛心基金會執行長李雲裳、副執行長楊怡珊、婦幼總監周怡宏醫師、兒科主任張建智醫師共同出席記者會。

根據調查報告指出,台灣有超過10萬個孩子來自低收入戶家庭,金融海嘯後更讓弱勢家庭中的兒童陷入三餐不濟的困境。有鑑於此,本體系怡仁愛心基金會成立關懷弱勢兒童專案,擬規劃舉辦各募款、各項公益活動,期透過公共資源和愛心有效結合,善盡企業照顧社會弱勢之責任。募款所得將全數作為關懷弱勢兒童之用,包括改善基本生活條件、營造更好的教育文化環境並提供貧病醫療相關補助。

敏盛綜合醫院特於今(15)日(三)上午10:30,假經國總院1F大廳,率先推出二部曲-『兒童病房巡迴演出』,現場由音樂家現場獨奏揭開序幕,緊接著由李雲裳執行長致詞、吉祥物介紹以及現場說故事活動,並邀請病童與育幼院小朋友到現場聆聽,重頭戲則由知名的劇團-如果兒童劇團親臨10F兒童病房,把劇團表演帶入兒童病房,讓戲劇和表演沒有距離,院方以豐富且別具意義的型態,溫暖每顆需要被呵護的心,整體活動在熱鬧、讚嘆的氣氛下圓滿結束。

楊敏盛董事長表示,怡仁愛心基金會自1984年成立以來,本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精神,及長期關注公益活動與對社會關懷的堅持,此次藉由慈善音樂會拋磗引玉,期以音樂與愛感動人心,發揮影響力,將社會大眾對弱勢的關懷訴諸於實際的行動。

敏盛醫療體系出資推出首部曲,邀您一同疼惜弱勢兒童,音樂會將於4月18日星期六下午3:00,在桃園縣立文化中心演藝廳舉行,由愛樂電台知名主持人楊怡珊主持(現任怡仁愛心基金會副執行長),樂團樂亮青少年絃樂團擔綱演出國內外名作曲家優美樂章,歡迎大家一起來聆聽這場音樂盛會,透過音樂的力量,傳遞愛的訊息,共同關懷弱勢兒童。

星期三, 4月 08, 2009

<焦點新聞> 3成幼童貧血 半歲應做全身檢查 本體系亞洲第一家兒童健診中心在台開幕


嬰幼兒腦部、神經發展與鐵質有關,據前長庚醫院新生兒科主任、現敏盛醫院副院長周怡宏門診調查,國內6到24個月大的小朋友約3成鐵質攝取不足而貧血,但家長未重視也未在孩子半歲時做全身健康檢查,導致幼童未來可能發展遲緩、罹患缺鐵性貧血。現在亞洲第一家兒童專屬的健診中心-栽培兒童健康中心在台北市開幕,18歲以下孩童可依年齡做身體檢查、營養評估等。小朋友及早接受健康檢查有助及早做營養調整,依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兒童健檢從出生開始就可依不同年齡做,包括生長表現、感官檢查、身體檢查、情緒和發展的評估等。但健康檢查僅是「預防」,若發現孩子已有重大疾病,建議至大醫院做進一步診斷與治療,如檢查出有遺傳性疾病等,建議應轉至兒科診療設備完善的大醫院。 以3成孩童缺鐵情況為例,許多小朋友因偏食或喝奶量不足、家長未給予含鐵豐富的肉類與深色蔬菜,導致小朋友鐵質攝取不足,若持續2到3個月以上,會影響腦部、神經生長發育,但這種情況在半歲時若未做健康檢查,很難提早發現。

做檢查助調整營養 國內健保兒童的檢查多只做身高、體重、器官發育評估,且篩檢方法較簡單。以幼童貧血情況為例,大部分兒科醫師僅看小朋友的下眼瞼是否夠紅、嘴唇有無血色來做判斷,若下眼瞼內部與嘴唇都無血色,依經驗可能有貧血傾向,「萬一有輕微結膜炎,其實就無法準確判斷。」周怡宏醫師說。除了缺鐵與否的檢查,孩子的睡眠品質與各器官的發展都需要定期評估,例如要有兒童專屬的心電圖、超音波,以及新生兒髖關節檢查,看有無先天發育不良問題。

依年齡做整體評估 3歲以下因發展較快,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至少從半歲開始,包括腦、眼、耳、鼻等器官發育評估,每半年就應做一次檢查,到了3歲以後,每年至少也要進行一次全身健康檢查。若有經濟考量或沒時間帶孩子做健康檢查,栽培兒童健康中心依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依不同的發展階段,可分成5大年齡層,包括0至1歲、2至3歲、4至6歲、7至12歲、13至18歲,在這些年齡層範圍內,至少要各做一次檢查。費用與選做的項目有關,全套檢查約8000元。網址:http://www.bestsmartkids.com/
(本文轉載自98/4/5蘋果日報 報導╱楊琇雯 攝影╱施偉平)

星期一, 3月 30, 2009

<焦點新聞> 建立優良傳承 林宗熙接任怡仁醫院院長



本體系怡仁醫院於建院12週年樹立重要里程碑:創院院長劉啟田升任體系副總裁兼怡仁醫院董事長;院長由體系天字第二號林宗熙醫師接任,再次寫下體系制度化及優良傳承的一頁!

新上任旳林宗熙院長任職體系三十餘年,歷任金山醫院院長、體系副總裁、敏盛醫控總經理,醫療經驗非常豐富且資歷完整。林宗熙院長表示,本體系日益壯大,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上任後除帶領醫療團隊提升醫療水準,守護地方民眾的健康,並期望樹立『醫者與患者同心』的價值觀。

體系董事長楊敏盛表示,怡仁醫院在林宗熙院長的帶領下,將為該院帶來新的氣象,在現有的良好基礎上,發揮團隊力量,並在本體系強力的支援下,不斷地向前邁進,為大楊梅地區建立以社區醫學為基礎,以病患為中心之全面性、可近性、周全性及持續性之健康照顧。

怡仁醫院是擁有全國知名度的標竿級醫院,以建立高品質醫療環境為目標,秉持生命的關懷和尊重,提供全階段的健康守護,對病患多一份貼心及尊重,使患者的病痛減至最低。林宗熙院長強調,怡仁醫院在劉啟田創院院長的努力經營下,早已在大楊梅地區建立良好的口碑,院務相當穩定,員工士氣高昂。接任後將在原有基礎上繼續配合體系政策,維持在全國社區醫院的領先地位。

星期二, 3月 24, 2009

<焦點新聞> 景氣寒冬下的另一個春天 美國病患跨海來台進行雙側全膝關節置換

美國高漲的醫療費用使得美國人遠渡重洋來到台灣的敏盛醫院接受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敏盛提供的專業醫療照護也使得該名病患對台灣醫療的信心大增,帶著滿意的笑容返國。

Ken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經營園藝事業,經年承受膝蓋疼痛不適長達九年,嚴重影響其工作及謀生能力,對此他無可避免地選擇接受手術,替他的雙膝裝置人工關節。

儘管人工關節置換術在美國相當普遍,但卻要價不貲。以Ken所接受的雙側全膝關節置換術為例,在美國手術費用可高達7萬美金(約莫250萬台幣)。然而如同其他五千萬美國人一樣,Ken並無醫療保險給付如此巨額之花費,若非得已只能自掏腰包。像Ken這樣的美國人即是典型的「有錢到不夠格獲得醫療補助」卻「窮到無力負擔高額醫療保險費率」的族群,且該族群隨著近年美國經濟不景氣而有顯著成長的趨勢。

由於無法負擔手術費用,Ken急切地尋求替代方案。他上網搜尋了有關「醫療旅遊」的資訊,也就是旅行到另一個國家以接受較便宜的醫療服務,而他立即被網路上有關各類醫院或仲介公司的資訊壓垮了。世界各國的醫療多到無法選擇,因此他決定只挑選獲得JCI認證,能提供國際標準高品質及維護病人安全的醫院。

尋求的過程中,除了台灣以外,Ken試圖連絡包括哥斯大黎加、哥倫比亞、西班牙及新加坡等國家的醫院,根據Ken本人表示,敏盛醫院的國際醫療部門是唯一能滿足他所有需求並且充份讓他獲得迅速協助的醫院。Ken特別指出,敏盛醫院所呈現的專業及用心,是他毫不猶疑就選擇敏盛的關鍵因素。排定好手術時間後,Ken立即定機票飛往台灣。

敏盛醫院國際醫療部員工從Ken下飛機的那一刻就陪伴著他,讓第一次來到台灣的Ken感到相當安心。進行手術之前,敏盛也替Ken安排一趟北海岸風景之旅。休息兩天後,Ken即被安排入院進行一連串的術前檢查。

為了安全起見,Ken術後停留在台灣的時間較一般人長,接受較長期且完整的護理及復健照護。長達三周的時間,敏盛15樓舒適的單人VIP套房成為了Ken的新家,而15F的醫護同仁也成為了他的新家人。雖然對於台灣的某些事物不太習慣,如飲食及天氣,心情也因思念家鄉而有所起伏,但整體而言他對敏盛的照護非常滿意,並表示返國後將向其他人推薦敏盛醫院。

外國病人所擔心的「語言隔閡」在Ken的例子中不成問題,敏盛擁有受過專業訓練的護理人員及國際醫療部人員與病人溝通。唯一的問題是長時間住院所造成的無聊感,即使看電視、與人聊天、進行復健、閱讀書報、到醫院的附設花園走走等,對於無親友陪伴的Ken仍是一段難熬的日子,這可能是遠赴其他國家就醫的人的普遍問題。

「我毫不考慮就選擇了台灣的敏盛醫院」Ken說著。「我獲得了第一流的照護及服務,且僅僅花費美國價格的一小部分而已」。Ken帶著新的關節離開台灣,不但擁有了更好的未來,更多了許多來自台灣的新朋友。

星期四, 3月 05, 2009

<焦點新聞> 銀髮醫客來台療養旅行 生活健康照護醫旅新商機 本體系與日本RIEI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2009年1月13日,敏盛醫療體系楊弘仁執行長與RIEI公司創辦人椛澤一先生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MOU)。 為台日交流建立老人醫療和養護照護事業合作、並鼓勵日本年長者(50~70歲)前來台灣休閒、渡假、醫療和觀光。

RIEI公司成立於1980年迄今已有30年,從事福利厚生、療養(養護)、Long Stay(國外長宿休閒深度旅遊)、治療服務等業務,在日本已經擁有332居宅管理服務處及16個老人安養中心。 相信結合雙方優勢對展開更密切的交流將是一大助益。

此次,敏盛醫療體系為跨出整合台灣醫療及行銷觀光的第一步,未來也將持續以此模式推展至建構亞太區域健康照護網絡,以期更擴大本體系發展國際觀光暨關懷高齡者設施提升和優質服務,並對彼此的國人相互提供更完善的服務體制。


相關新聞:
RIEI PRESS:台湾Mission Care Inc.と覚書締結 http://www.riei.co.jp/company/press.html
RIEI Co., Ltd. website.:http://www.riei.co.jp/eng/outline/e_index.html

星期四, 2月 26, 2009

<焦點新聞> 大陸佈局再下一城 敏盛與東莞光華醫院結盟 成立台商醫療服務中心

本體系大陸佈局繼與湖南旺旺醫院﹑海南第二人民醫院結盟後,於近日又與廣東省東莞光華醫院簽訂合作協議,於該院設立台商醫療服務中心,成為敏盛於珠三角的第一個據點。

東莞光華醫院位於台商集中的廣東省東莞市,床數500床,由大陸當地企業與台商合資設立,並為同濟醫學醫學院的教學醫院。該院於去年(2008年)聘任本體系前副執行長陳國團擔任顧問後,展開此合作契機,經過數個月的研究協商,雙方已於2/19簽訂合作文件,內容包括門診服務﹑健檢服務﹑轉介服務等等,體系初步規劃為派遣月醫師於當地支援駐診,為當地廣大台商免除工作和生活中的健康之憂,並將進一步促成雙方更緊密的合作。

本體系執行副總裁兼總院院長張楊全教授指出,此次合作創下台灣醫師支援並駐點大陸民營醫院首例,初期目標雖為服務台商,但隨著兩院的更密切合作,未來將發展出兩岸民營醫院的最佳合作模式,成為台灣醫院管理系統輸出的標竿。

星期二, 2月 10, 2009

<焦點新聞> 歡迎歸隊! 賀! 張楊全教授出任體系執行副總裁兼總院院長



本體系宣告進入經營管理成熟階段,邁向專業經理人新時代!
前台大張楊全教授正式出任本體系執行副總裁兼總院院長,原體系執行長兼總院院長楊弘仁完成階段性任務,將轉進新戰場。

新出爐的張楊全副總裁兼院長,是國際知名的神經醫學權威,歷任台大醫學院教授、台大醫院神經科主任、總務室主任、企劃室主任,是國內極少數臨床和行政雙棲的優秀人才。張楊教授三年前曾應體系之邀自台大借調出任總院院長,並於任期內帶領醫院通過全國首家JCI認證,此次能在台大榮退之後回到本體系任職,非常具指標性意義。

張楊副總裁表示,本體系橫縱發展的五家分院、三家照護中心及事業體,除持續穩健經營發展外,未來的方向將務求整合各分院各事業體的資源網絡,包括人才共享、資源共享,建構一全面完整的資源網使其成功運轉,以提升醫療照護品質,帶給民眾最佳的生命保障。

原體系執行長兼總院院長楊弘仁將轉任亞太健康(股)公司副總經理,參與前衛生署長詹啟賢所籌設的連鎖醫院管理平台。楊弘仁執行長表示,張楊全執行副總裁的歸隊,表示體系對經營管理的重視和對未來發展的高度企圖心,相信隨著張楊全執行副總裁主導下的整合綜效與口碑,更能提升形象與影響力。

楊敏盛董事長指出,這次的人事調整意義重大,代表敏盛的經營已進入專業經理人時代,是體系發展的成熟階段。未來將由專業經營團隊在制度化的運作下,以穩健的步伐和節奏繼續發展,董事會也將強化公司治理,期待敏盛不只是在醫療品質上作為台灣醫界的標竿,在經營管理上也能成為業界典範!

星期三, 2月 04, 2009

<焦點新聞> 『在台灣,最好的人才為病人服務』楊弘仁執行長於美國華府發表演說紀實


本體系楊弘仁執行長受消費者健康論壇(CHW)邀請,於美國華府研討會發表演說,題為『創新驅動的醫療國際化』,楊執行長為該研討會唯一受邀的台灣人士,格外引人矚目。

該研討會為美國消費者健康論壇主辦,與會者包括美國各大保險公司、大型雇主、國際醫療業者等專業領域舉足輕重人物。演講者並包括2位參議員和美國醫師協會(AMA)主席,可見該研討會之重要性。

楊執行長表示,此行與其說介紹本體系國際醫療服務,不如說介紹台灣醫療產業。楊執行長以巧妙論述指出,台灣電子製造、資訊產品舉世聞名,該產業當然是人才濟濟,但是真正的一流人才都進醫學院! 借此導出『在台灣,最好的人才為病人服務』的結論,引起現場一片熱烈的掌聲。

演說中最重要的議題,亦即國際醫療,他分享結合台灣的最佳優勢以創造國際上的服務奇蹟,包括地理優勢、語言優勢、資訊環境成熟、人才優勢,並強調優質人才在台灣的重要性。

其中,楊執行長展現絶佳創意,以其精心錄製短片於會中呈現,彷彿台灣敏盛國際醫療團隊現身接棒演說,內容精彩生動,讓與會者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會後楊執行長隨即受邀於台大北美校友會華府分會發表另一場演說,向旅美的台大校友報告敏盛的發展現況,亦獲得熱烈迴響。

楊執行長指出,敏盛在國際化上的努力已逐漸發跡,而台灣的醫療產業確實具有國際競爭力,未來,敏盛將持續扮演台灣國際醫療的先驅者角色。

星期五, 1月 23, 2009

<焦點新聞> 賀! 本體系華揚醫院通過新制醫院評鑑





本體系於97年8月1 日承接中壢華揚醫院,在院長陳清淵醫師的領導下於二個月內導入體系制度,同時接受新制醫院評鑑並順利通過。陳院長表示,本院能在極短的準備期內完成此項任務,除了本院同仁的努力之外,更證明了敏盛醫療體系醫院管理平台的完整和成績,本院將提供民眾高品質的醫療服務,並提升南桃園的醫療水準。

華揚醫院結合經國總院及預防醫學,本體系於承接後陸續入駐總院醫療團隊,包括心臟內科邱定宇醫師、消化外科李威傑教授、胸腔內科葉步盛醫師、心臟內科孫章權醫師、眼科賴威廷醫師等十餘位,團隊陣容堅強,日前更力邀龍群骨科團隊進駐本院骨科中心,未來將成立南桃園骨科中心,造福骨科病患。

負責南桃園市場的副總裁劉啟田表示,『不斷地參與評鑑』是我們追求高質量醫療品質的驅力,本體系繼續肩負著『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導向,提供高品質的人性化醫療,滿足民眾的各種需求,並持續為醫療產業創新價值,為台灣醫療找出路。

通過評鑑的日期:98年1月1 日至100年12月31日

星期一, 1月 19, 2009

<焦點新聞>為蘆竹鄉民服務!敏盛醫療體系長照事業新據點 蘆竹老人長期照顧中心 開幕

本體系為擴展服務層面,提供民眾多元化的優質服務,桃園縣蘆竹鄉第一家公辦民營「蘆竹鄉長期照顧中心」,由敏盛醫療體系長照事業部取得經營權,於今(19)日正式開幕。

開幕典禮邀請到敏盛體系董事長楊敏盛、執行長楊弘仁、鄉長趙俞菊蘭、鄉民代表主席徐國鎮、山腳村村長蘇植樹、山腳社區理事長徐石吉及各界人士共襄盛舉,欣值落成啟用,會中並安排開表演和園區參訪、茶敍等活動。

「蘆竹長期照顧中心」由鄉公所規劃興建,以公開招標方式委由本體系怡德養護中心經營管理。該中心佔地3000坪,視野遼闊,戶外可見小橋流水、音樂噴泉與露天舞台,新穎的硬體建築及亮麗安全的規劃設計,置身其中可感受到悠然、親切與安全。此外,本中心未來將提供優質而創新的照顧服務,包括U-care RFID遠端生命監測服務、住民團體活動、short stay&long stay居住服務、call center24小時執行生命監測、住民每日測量體溫、脈博等等,讓住民享有更人性化的優質服務。

長照事業部陳蓬萱副總表示,本中心自92年6月規劃籌設,迄年12月竣工,共規劃地下一層,地上三層,現階段開放服務床位共200床,硬體設備完善、安全,是桃園區極具人性化的老人照護園地,未來將積極結合鄉公所的社區資源,推動蘆竹鄉社會公益服務,包括:社區送餐服務規劃、開放社團活動供鄉民參與、開放中心周邊的設施供鄉民和住民使用、舉辦大型活動等,更透過敏盛醫療體系強大的醫療陣容,提供優質的醫療照護,希望帶給住民優質有保障、有尊嚴的老年生活照顧。

楊弘仁執行長表示,老人照護服務需求日益重要,本中心擁有在地完善的醫療體系作後盾,專業行政和護理團隊,穩定的客源及永續經營及追求品質的理念,務求讓老人照護享有尊嚴、長壽、健康、快樂的黃金歲月。

星期四, 1月 08, 2009

<焦點新聞> 再創台灣第一!本院心血管中心挑戰國際認證


繼榮獲JCI國際醫院評鑑後,本院心血管醫學部於日前正式挑戰JCDSC(Joint Commission Disease Specific Certificate-AMI)疾病認證,展開為期兩天嚴峻的評鑑審查,成為國內首家挑戰單一疾病國際認證的醫院,進一步將本院急性心肌梗塞處置模式擠身世界級之列。

敏盛醫院近年來以國際視野、創新手法、積極參與各式評鑑,作為提升醫療服務品質的發展策略,在台大柯文哲教授指導下,帶領優秀的台大醫師團隊及發展核心科別心血管醫學部,強調「Total solution under one roof」,結合心臟內科及心臟外科團隊,提供全方位照護醫療,病人數在桃竹苗地區獨占鰲頭,至今運用心血管介入性治療服務已超過13,000個家庭。

評鑑當天,由李威傑執行副院長、周治華總監及康志森主任帶領下,歡迎委員Dr.Nathan Erteschik揭開序幕,隨即展開為期兩天的實地審查工作。重點評鑑項目為24項品質指標及臨床照護,包括心血管醫療品質的簡報呈現、書面資料審查、各單位實地審查及病患訪查等等,藉由國際性的客觀外部稽核制度,以最嚴格標準來監督本院醫療品質之精進。

心血管醫學部康志森主任表示,急重症團隊平日即以最高標準檢視每個處置及治療環節,尤其是面對急性心肌梗塞這個心血管疾病的殺手,更不能掉以輕心。前一年成立工作小組,著手規劃,歷經二十多次小組檢討會議,讓每個治療環節的小缺失趨近於零。全員腦力激盪,找出照護的最優模式。以實證醫學的精神及美國最新急性心肌梗塞臨床治療指引,建立此次疾病認證處置最佳臨床路徑。全體工作人員發揮團隊合作並全力以赴,共同為提升心臟血管醫療照品質而努力。本院心血管醫療團隊24小時待命,讓病患到達急診,經診斷確定後送入導管室進行血管擴張術需在90分鐘以內完成,以達黃金時間內搶救心肌壞死,成為桃園地區心臟血管病患就診首選。
體系執行長楊弘仁指出,此次挑戰特定疾病的國際認證 是敏盛及台灣醫界的另一重要里程碑,若能順利通過,除了可擠身台灣最頂尖的心臟血管團隊,並持續朝晉升國際級的整合性心臟血管醫學中心邁進。

醫院評鑑為病患服務把關,JCDSC是特定疾病的國際認證,更進一步把急性心肌梗塞的診治要求達到世界第一流的境界,目的是為展現醫療機構能以優異的服務品質,提供特定疾病照顧的承諾,我們挑戰JCDSC-AMI除了為台灣重症醫療創新服務,更期許為「病患第一、台灣第一」奉獻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