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8月 27, 2008

<焦點新聞> 便秘誤我十年 敏盛醫院 外科介入拯治『重度大腸無力症』




一位38歲女性,十年來因主訴反覆腹痛、腹脹、便秘,不斷地於各家醫療院所求診,而各醫療單位因患者曾接受剖腹產,而視為腸沾黏治療。後因治療無效且查不出顯著病因,大多認為該患者過於神經質、無病呻吟,而給予止痛藥劑來處理,劑量越打越重,藥物層級越用越高,直至嗎啡類藥劑成癮。甚至,該患者為了試圖解決問題,十年來共接受了五次剖腹手術,結果只造成該患者嗎啡類藥劑加重使用,症狀一點都沒改善。在這十年來,患者使用了最大劑量的瀉劑及反覆不斷地灌腸,解便依然相當困難,約每四、五天才能勉強解一次糞便。即便患者有此主訴,多數醫師皆認為那是該病患嗎啡成癮的副作用,而未多加細究,直至本院求診。該患者住院期間,全部檢查幾乎皆無異常。幸運地,我們在大腸攝影注意到其大腸蠕動排空功能不佳且合併些許擴張(大腸鏡檢查無異常;且胃及小腸蠕動排空功能完全正常)。在減少嗎啡類藥物使用後,依然只有大腸出現蠕動排空極為遲緩的狀況(但該患者肛門括約肌功能是完全正常的)。於是,在有了『大腸無力症合併內科治療無效』的診斷下,我們與該病患及其家屬溝通,進行了次全大腸切除手術。術後,病患順利恢復正常進食及排便功能,腹痛、腹脹不再發生,並開始戒除嗎啡類藥物的使用。據病患自訴:「宛若重生!」。

便祕,不論是偶發或常態,為大多數人都曾有過的經驗。大部份發生於老年族群,尤其以女性較為常見。其致病原因非常廣泛,包含:老化、生活壓力、飲食、藥物、寄生蟲、先天疾病、惡性腫瘤等因素。傳統上,便秘常能以內科保守治療(如補充水分、多攝食纖維、口服瀉劑、灌腸等)改善,外科手術僅常用於治療先天疾病(如巨結腸症)及惡性腫瘤等所引起的便秘。但有一類受便秘所苦的患者族群,找不出特殊的致病原因,終日反覆腹痛,各種檢查均正常,僅能看出大腸蠕動排空變慢。對此,醫學上有一個病名,叫【Colonic Inertia,譯為:大腸無力症】。曾有研究顯示,約有百分之二的一般人口患有此病症,而其中以年輕女性好發,其確實致病原因不明,腹脹、腹痛、噁心、便秘是常見症狀,多數可用內科治療方式得到改善。然而有極少數的患者,用了積極的內科處理(如大量瀉劑、反覆灌腸),仍舊無法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進而影響生活、工作、甚至人際關係(因為這類患者常被誤解為裝病、沒事找事、無病呻吟、藥物濫用、精神狀況有問題等刻板印象)。此時,適時的確立診斷及合宜的外科介入治療,可獲得戲劇性的成效。

敏盛綜合醫院一般外科團隊陣容堅強,泰半來自於台大醫院,包括陳太其、陳盛斌、陳榮堅、徐光漢、蘇彥豪等醫師,在外科手術治療上有豐富的經驗和技術,目前已累積不少成功案例,透過專業分工及跨科治療,以提供病患提供正確之診斷、完整評估和有效治療,加上由外科手術權威李威傑副院長領軍,相信必能守護桃園鄉親的健康。

敏盛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榮堅指出:便秘,是一般人常見的病況。而『大腸無力症』是一個不算罕見,卻容易被忽視的診斷,其治療當以內科治療為起點,極少數必須外科手術介入處理。外科手術首選為次全大腸切除術,可由腹腔鏡手術完成。此案例因先前動過多次手術,腹內狀況不明,故我們採行傳統剖腹方式進行手術。雖然外科手術在條件適合的病患,可以得到良好的療效,但不可濫用,否則會使條件未完全合適卻貿然接受手術的患者,終生處於不斷腹瀉的窘境。『大腸無力症』的致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確立,但規律的作息、均衡的飲食、及充足的水分攝取,確實可讓大多數的排便問題獲得紓解。中秋節將至,希望大家勿暴飲暴食,作息顛倒,而能規律地「暢快到底」!

星期三, 8月 20, 2008

<焦點新聞> 敏盛綜合醫院 再添生力軍 歡迎 何頤華專員加入國際醫療中心



敏盛國際醫療中心(International Healthcare),以立足全球化醫療市場,拓展國際醫療為目標。中心設於敏盛綜合醫院22樓,設有精通外語人才九名,除設置專人專線為國際病患提供24小時服務窗口,亦提供國外及在台外藉民眾多種語言的諮詢及協助。屢傳捷報的國際醫療團隊,先後與台灣觀光醫療發展協會、元智大學、國際SOS公司、美商E-Health建立合作關係,此外,該中心更於近日登上多家國際知名媒體版面,成功地塑造敏盛國際品牌形象,為敏盛推展國際化的工作邁入新的里程碑。

敏盛國際醫療中心於近日宣布再添生力軍,加入一名擁有六國語言的外藉人士何頤華專員。何頤華專員(William)旅居台灣十年,精通英文、法文、荷蘭文、德文等六國語言,曾任職外語學校中心經理,悠遊市場行銷、公共關係及翻譯等專業領域,如今轉型跨足醫療服務產業,企圖為本院國際醫療中心注入一股新的活力與專業。

William表示,因看見國際醫療市場在台灣的未來性和發展性,於是決定加入榮獲國際醫院認證(JCI)的敏盛綜合醫院,目前負責業務是敏盛國際化的推展工作,項目包括提高在台外籍民眾對敏盛的知名度、開發直航後的中國市場、拓展美國醫療保險公司合作機會、開發來台旅遊的族群、開闢國外族群網頁諮詢、輔助拓展海外華人市場等等,除期望以多國語言優勢提供民眾即時性的諮詢及協助外,William要讓世界各地的民眾更認識敏盛優質醫療服務,進而將台灣敏盛高水準的醫療推上國際舞台。

近幾年,美國及世界各地民眾紛紛選擇海外就醫,以亞洲居多,如台灣、印度、泰國及新加坡等,不僅可省去漫長的預約醫療等待,更享受物美價廉的醫療服務。尤其是台灣的醫療技術及設備均達國際級水準,以及價格極具競爭力,無疑將帶給將帶給台灣醫療業者極大發展空間。William表示,台灣的醫療服務價格低廉,且已達國際水準,希望透過口耳相傳的方式,塑造敏盛國際品牌形象,提高台灣敏盛在國際的能見度,以吸引更多世界各地的病患前來就醫。而考量國外民眾對台灣醫療環境的陌生和距離感,William的加入,也將使有更多需求的國際民眾擁有更妥善且完整的照護,對敏盛國際醫療中心極具正面性意義。

星期二, 8月 12, 2008

<焦點新聞>『巴掌仙子 真愛呵護』 出院慶生記者會

創桃園首例 敏盛醫療團隊成功搶救生產週數最小的早產兒



『人生就從體重990公克開始!』

敏盛綜合醫院宣佈成功搶救兩位分別懷孕26週,體重僅有995公克以及懷孕27週,體重僅有990公克的早產兒(俗稱巴掌仙子),創下大桃園地區首例,除獲得家屬的感謝外,也再次確立了敏盛綜合醫院新生兒緊急照護團隊的優質能力及服務。

由於兩位巴掌仙子浩浩、立傑的健康恢復得很快,院方特於今(12)日(二)上午十時,假經國總院二十樓第一會議室,舉辦『巴掌仙子 真愛呵護』出院慶生會,除邀請家屬分享心路歷程外,院方也特別準備蛋糕為浩浩、立傑慶生以及贈送比利時產製的「Baby Art手模相框」,當穿上院方特別為他倆精心選購的可愛衣服出場的浩浩、立傑,用小小可愛的小手印上自己的手模時,場面充滿喜悅、溫馨感人,院方及家屬都留下了珍貴的回憶。

院方指出,今年五月,兩位巴掌仙子浩浩(妊娠26週,出生體重995克)與立傑(妊娠27週,出生體重990克),相繼誕生於敏盛醫院。浩浩出生時,有嚴重的早產兒呼吸窘迫症與先天性肺炎,經過緊急插管給藥後才穩定病情,而後歷經了多次貧血需要輸血,呼吸暫停及敗血症,在醫護同仁三個多月不眠不休的努力下,目前體重已經超過2500克,白白胖胖的樣子不像個早產兒。

而巴掌仙子立傑也曾經歷過呼吸暫停、肝炎等關卡,體重更曾經掉到700公克,目前體重已經超過2300克,沒有任何併發症。浩浩、立傑兩位小朋友是敏盛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今年以來最小的嬌客,更是大桃園地區新生兒出生紀錄中體重最小者,充分顯示出敏盛在新生兒緊急照護優質的團隊能力。

敏盛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洪依利表示,近年來,臺灣婦女的生育率逐年降低,早產兒的發生率卻仍居高不下,尤其臨床案例存活率低,出生體重小於1000公克的極低體重早產兒更是少見,敏盛於五月份跨科別連續搶救兩名低體重的巴掌仙子,實屬不易,且經醫療團隊悉心照護三個多月後,小小的身體已相當穩定健康,故院方昨日特別為浩浩、立傑兩位巴掌仙子舉辦出院慶生記者會,並準備可愛的「手模相框」,讓這兩位小仙子留下人生健康的第一步。。

洪依利表示,早產兒因為各種器官的不成熟,常造成肺部、腦部、心臟、聽力、視網膜…等多重器官病變。因此,完善的早產兒照顧須要醫療團隊的分工合作,除了新生兒科醫師與婦產科的配合外,還需要小兒外科、心臟科、神經科、眼科、復健科的跨團隊合作。

巴掌仙子關懷協會創會理事長,在小兒醫學領域負有盛名,同時也是敏盛醫院現任婦幼系總監、副院長的周怡宏醫師也表示,敏盛醫院匯聚了完整的婦幼醫護專才,有足夠的能力提供大桃園地區早產兒最佳品質的醫療照護,浩浩、立傑這兩位巴掌仙子仍會持續的接受院方長期而仔細的生長發育與神經發展的追蹤。

此外,敏盛醫院近年來也開始與大桃園地區婦產科合作,提供即時、完善的高危險新生兒外接轉診服務,造福大桃園地區的嬰幼兒健康。

浩浩、立傑是敏盛醫院所照顧過的巴掌仙子中懷孕週數最短者,在此次『巴掌仙子 真愛呵護』出院慶生記者會中,浩浩、立傑的父母分享了在醫院這段期間照護小朋友的心路歷程以及對敏盛醫謢人員的感謝,而他倆活潑、可愛的模樣在印上小手印、小腳印的那一刻達到最高潮,感動了在場的每位敏盛同仁及民眾,紛紛替這兩位小朋友感到高興,就在這樣溫馨感人的氣氛中,慶生會圓滿地落幕。

星期四, 8月 07, 2008

<焦點新聞> 『龍潭敏盛兄弟象前行 雙十年華』院慶系列活動 雙十年華 把愛傳出去 健康樂活 熱鬧登場




歷經了成長、茁壯、蛻變及重生的歷程,敏盛綜合醫院龍潭分院度過了二十年的歲月!於今(7)日舉辦『龍潭敏盛兄象前行 雙十年華』院慶系列活動,並邀請兄弟象球員蒞院舉辦簽名會,內容精采且別具意義,為20週年院慶系列活動在熱鬧氣氛下劃下完美句點。

慶祝活動首先於8/7上午9:00假院區一樓大廳舉辦20週年院慶典禮,由體系楊敏盛董事長率領各分院一級主管及同仁共同切蛋榚,並敬邀重量級貴賓,包括龍潭鄉長葉發海、縣議員張肇良、合作金庫楊經理、衛生局代表陳課長、上林村村長黃金章、烏樹林村村長曾家富、衛生所魏護理長、鄉民代表黃興璇、南崁大安教會吳牧師、復興鄉介壽國小林主任等人齊祝敏盛龍潭分院生日快樂,在即將滿20歲的同時,讓敏盛員工及病患、家屬共同見證、分享院慶喜悅。接下來的重頭戲是『院慶愛心義賣』及『龍潭敏盛兄弟象前行』活動熱鬧登場,院慶愛心義賣活動義賣所得將全數捐予偏遠地區小學,將愛心散播出去。下午2:00舉辦『龍潭敏盛兄弟象前行』兄弟象球員簽名會,邀請王勁力、買嘉瑞、曾嘉敏、葉詠捷、王勝偉等知名球員蒞院,現場並備有兄弟象相關商品供民眾購買,也希望讓龍潭的鄉親能有與球星面對面的機會。

龍潭敏盛自去年起,除維持原有的門診、急診、住院等業務外,更於2樓設立兒童發展中心推廣兒童早療活動,配合院慶,兒童發展中心也於8/5及8/7兩天上午舉辦兒童闖關活動,讓家長與孩童能一起與我們分享生日的喜悅,一連串的表演毫無冷場,讓家長與孩童們都能充分感受到中心的活力與熱鬧,為今年的院慶活動留下美好的回憶。

8/8上午仍維持龍潭敏盛一貫為鄉里付出的精神,由醫院主管帶領工作同仁淨化泉水坑,並協助清潔周邊環境,與民眾互動,希望除了在醫院提供醫療服務外,也透過這些活動能深入鄉里為民眾付出,相信院方服務的信念,亦能體現對社區民眾的醫療照護。另外,院方更於8/2-8/9間安排多場衛教講座『高血壓病患的日常生活』、『糖尿病病患的飲食』、『乾眼症』等,邀請敏盛醫師在一樓候診區主講,讓民眾和同仁過一個有意義的20歲生日院慶。

星期一, 8月 04, 2008

<焦點新聞> 恭賀陳興漢主任 當選第十一屆職業病醫學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職業病醫學會於7/27召開第十一屆第一次理監事會議,假三軍總醫院召開,會中選舉理事長、常務理監事及理監事等職務。敏盛綜合醫院國際醫療部兼高壓氧治療中心陳興漢主任獲得全體理事一致同意,高票當選理事長。

陳國東理事長任職三年功成身退,陳興漢當選新任理事長,在前任理事長劉紹興醫師之監交及新任常務理監事及理監事等見證下,完成交接儀式。新任理事長陳興漢醫師於民國九十一年八月一日至本院服務,歷任醫療副院長及醫事副院長等職務,擔任職業病醫學會理事多年,對會務相當熟悉,對異常氣壓疾病(潛水伕病及高壓氧治療有極佳的專業經驗。

陳興漢理事長表示,此次能高票當選理事長主要歸功於敏盛醫院優質品牌的建立,使得職業病醫學會的會員對本院高度的肯定。另一因素為陳興漢醫師學經歷完整,在學會擔任理事多年,為人平易近人且對學會熱心奉獻付出,具有專業的職業醫學等條件,在學會理監事們的推薦後獲得一致性的投票通過擔任理事長,除了是陳理事長個人的被肯定外,亦是敏盛醫院之光。醫院得知喜訊後張貼恭賀海報讓同仁分享喜悅,新任陳理事長亦獲得同仁熱情的祝福。

陳興漢主任接任理事長後之工作計畫為持續推動協會之宗旨推動職業安全,降低勞工的職業傷害、保障勞工工作之安全,提昇職業病專科醫師之角色及功能,並將與新任理監事們團結合作,加強發揮學會功能,制定產業管理醫師及護理技術師之制度推動,以提昇職場之安全,保障職業勞工安全及勞資雙方合協而努力。陳興漢理事長表示,未來職業病醫學會將積極辦理職業病安全訓練課程,促成勞資合作降低職業災害。加強兩岸及它國職業病醫學之互動、促進產官學界之交流合作。

敏盛醫療體系專科事業部在本勞、外勞及特殊體檢等業務上有非常好的績效,陳理事長表示楊院長得知消息後表示以本院區域醫院之等級能獲得全國性醫學會之理事長實屬不易,除表示祝賀外,並將以本院現有之資源全力支持學會業務之推動,為臺灣的職業病防治、專業之提昇、促進台灣勞資合協及產業之發展盡份心力。

星期二, 7月 29, 2008

<焦點新聞> 領先同業 率先引進 全國首見自動掛號繳費機(KIOSK) 打造e化醫療環境



為提升民眾高品質服務,敏盛綜合醫院領先同業,率先引進全國最新穎、功能最齊備的自動掛號繳費機(KIOSK),並於日前舉辦首見自動掛號繳費機啟用典禮,宣誓本院持續對顧客的滿意服務精神。

有別於市面上的同類型機種,本院所引進的全自動掛號繳費機(KIOSK)除具備金融卡及信用卡(限700元內)雙重繳費的功能外,還提供現場/預約掛號、門診查詢、各項醫療服務導覽、健保卡更新等功能,藉由多方的服務功能,滿足民眾就醫需求。

此外,全自動掛號繳費機(KIOSK)的操作介面採人性化、易觸控之設計,除讓民眾可以有效率、迅速找到所需的醫療資訊;並讓銀髮族、菜籃族、莘莘學子們都可以輕鬆上手,以期提供無人化多功能的優質服務。

敏盛綜合醫院資訊室主任王堯弘表示,自動掛號繳費機是全世界機場最被普遍使用的,本院楊弘仁院長看中其便利性和未來性,不惜耗資成本引進首見自動繳費機,耗費兩年解決自動化流程問題,讓民眾從進入醫院、候診到出院加速其自動化流程,以便迅速的尋找所需要的醫療資訊,達到免等待、免手續費、超便利的超值體驗。

目前本院共引進20台自動掛號機,並分配在各樓層,除可節省民眾就醫時掛號結帳的寶貴時間,更可進行門診服務各項資訊的瀏覽,最重要的是帶動醫院以『病患為需求』的自動化流程。王堯弘指出,首先加強院方資訊e化程度,更新連線網路資訊設備,讓院內各種作業流程順暢、快速,避免病患在領藥時久候之困擾。除推出kiosk外,院方還積極推動e化,即是走向e化醫療環境,希望藉由資訊科技的協助,能夠提供更好的醫療品質,藉以傳遞更好的醫療,在不久的將來,院方將可望提供民眾更多、更人性化、更便捷的e化資訊平台。

民眾若有kiosk相關問題,請洽本院資訊室03-3179599分機2045陳小姐

星期二, 7月 22, 2008

<焦點新聞> 科技創新與醫療產業的未來 本體系楊弘仁執行長受邀於中原大學憶聲科技論壇發表演說



家庭病房, 遠端管理
就醫療照顧與健康產業的角度來說, 醫院看未來的醫療趨勢發展, 與蔡教授看法有非常多共通的地方。 在未來五十年後, 一百年後的醫院與現在會有什麼不一樣? 若未來醫院、醫生、護士還存在的話, 會是「家庭病房, 遠端管理」這就是所謂的Houspital (House + Hospital)概念。 過去成本最高的地方就是把病人從家裡移到醫院來, 在醫院做許多診斷與檢查, 以及很多的等待, 其實所有的等待都是浪費, 因為病人與醫謢人員的時間都很寶貴, 甚至在診斷上還有不確定不清楚的地方, 這些都是高成本, 所以如果可以透過資通技術與醫療器材的進步, 讓病人不需要到醫院來, 就可以先解決大部分問題。

解放醫護人員的生產力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各位可以思考一下, 目前社會上的精英很多都去考醫學院當醫生, 但是醫生能做的事情實在是很少很少, 目前以敏盛醫療體系平均每個醫師的產值, 每年的產值大約是兩千萬左右, 這非常低。如果看整體, 目前全民健保每年預算是四千億, 若以GDP乘大約是六千億到七千億左右, 可想見全台灣很精英的人, 只做四千億的東西, 而鴻海光一個集團就兩兆了, 這很可笑!所以我們的責任就是希望能運用異業結盟, 與其他產業接軌, 讓醫療跟健康產業能夠更加的產業化, 然後徹底解放醫護人員的生產力。 如果說一個醫生不是侷限在一個診間辦公桌前面, 每個早上看50到100個病人, 而是說任何時候都可以透過panel, 同時monitor兩萬到五萬個病人的生理訊號, 那就是一個進階的轉換。 我對於中原大學所有的老師與同學有很高的期望, 希望你們能夠透過科技創新來協助我們解放我們的生產力。

增進銀髮族的健康, 降低整體社會成本, 帶動新的產業
具體執行上, 目前敏盛正在執行為期兩年的U-care計畫, 目前一年半的執行經驗上來講, 就是以醫療機構或是醫療產業本身主動來與異業接軌, 包括神通集團做了資通平台, 還有幾個medical device公司, 以及保險業的結合, 然後把U-care做成一個超越醫院, 在社區裡就能夠帶動成一個新的產業, 最終希望能夠增進銀髮族的健康, 降低整體社會成本, 還能帶動新的產業, 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執行到現在, 我們大約有250個病人做測試, 其實還不多, 下一個phase從明年開始, 可能申請一個新的案子, 希望各位先進, 各位老師如有意願, 我們可以一起合作把這個案子呈現給經濟部技術處, 申請一個新的科專, 而這個phase II可能把scope放為2000個, 可能以目前敏盛體系裡所有每個月出院的病人, 一個rolling basis, 在適當的適應症上做U -care, 在這裡先跟大家做預告。

創新的電子產品定位於作為一個服務業的enabler
婁世亮老師的implant(植入式葡萄糖感測系統)能夠做到這種程度,讓人印象深刻。所以思考以後是不是把implant放在每個病人的身體裡面, 不但偵測葡萄糖, 還可以連心跳血壓以及免疫的所有相關profile全部都能夠偵測出來的話, 就可以大幅降低measurement cost。 就我自己觀察, 醫院大成本產生的地方都在測量, 像護士量血壓量體溫等, 醫師再做所有的判讀前都要經過一段的測量, 而病人在等待測量的過程中所浪費的時間是很大的成本。如果真的可以把implant微小化放到體內, 做遠端測量, 那這判讀就會變得非常容易, 就真的改變整個醫學跟醫病行為的面貌, 醫院的定義可能會跟著被改變, 那五十年後一百年後的醫院概念就會跟現在完全不一樣。

鐘文耀老師研發的電子舌系統(一種仿生物體的味覺系統),讓我想到smart sensor。 其實以後不管在醫院或居家裡社區中, sensor非常重要, 因為measurement cost實在是太高, 尤其以醫謢人員成本這麼高, 來做這種手動式measurement是最大的浪費, 如果要做破壞性的創新, 這是非常好的切入點。它的意義就在於快速, 並可以看到trend, 不只是一個時間單點, 可以大規模。若我們可以同時monitor 5萬個人很精準、很快速, 而且可以看到trend的話, 那社區居家的risk profile會被改變掉, 那這時候就有人願意付錢!因為現在大部分人除了全民健保, 自己還有買保險, 保險是做風險管理的, 一旦measurement或smart sensor能夠改變整個社區或單一個人的risk profile的時候, 那保險公司跟健保局, 他們的支付方式就會改變, 此時business model就會出現, 所以最後我期許創新的電子產品定位在於作為一個服務業的enabler, 也就是說讓我們所想像的服務能夠成為可能的媒介與驅動力。

星期三, 7月 16, 2008

<焦點新聞>『感動服務 對您用心』敏盛醫院33週年院慶系列活動

首見自動掛號繳費機啟用 小小名模揭牌 冠蓋雲集 與民眾分享喜悅




台灣首家通過國際醫院評鑑認證(JCI)的醫院,同時也是桃園規模最大的區域級醫院的敏盛綜合醫院,於今(16)日舉辦『感動服務 對您用心』33週年院慶系列活動,啟用全國首創的自動掛號繳費機,吸引眾多民眾參加,並邀請到衛生局長、立法委員、里長…等貴賓蒞院觀禮,場面盛大而熱絡。

敏盛綜合醫院深耕桃園地區近四十年,醫護陣容及服務內容深獲民眾的好評,為提升對民眾的服務,不惜耗費成本,領先同業,率先引進全國首創的自動掛號繳費機(Kiosk),除可節省民眾就醫時結帳的寶貴時間,更可以進行門診服務各項資訊的瀏覽;同時院方將今年訂為感動服務年,除持續導入神秘客調查,今年更透過敏盛之星小小名模的選拔賽,選出表現優異的小朋友,拍照製作各項宣導標語,如請勿吸菸、請勿大聲喧嘩、小心滑倒…等,透過小朋友可愛肢體語言的剪影,改變醫院以往給人冷冰冰的形象,融入童心與童趣。

而今年適逢敏盛醫院在地服務33年,院方今(16)日上午十時假一樓大廳,規劃舉辦『感動服務 對您用心』33週年院慶系列活動,內容涵蓋全國首創的自動掛號繳費機(Kiosk)啟用儀式、敏盛之星小小名模揭牌儀式、院慶慶生、劉雅芳舞團小朋友精緻舞蹈表演,以及每年例行舉辦的「步步高昇 登峰造極」爬樓梯活動,除邀請衛生局局長林雪蓉、全國村里長總會長郭雲輝等應邀觀禮外,院內主管同仁以及現場民眾更是熱情參與,尤其在啟用全國首見的自動掛號繳費機(Kiosk)時,透過來賓啟用炫彩魔球,呈現「敏盛33 對您用心」的字樣,在民眾的叫好聲以及落下的繽紛彩片下,敏盛綜合醫院將醫療服務的品質又向上提升了一層,更為就醫的民眾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此外,感動服務是敏盛綜合醫院今年的重點服務目標,院方除實施神秘客調查,更透過敏盛之星小小名模的選拔賽,選出表現優異的小朋友,拍照製作大型人宣導立牌,並於同日舉辦揭牌儀式,童趣的模樣讓現場來賓及民眾讚嘆不已,紛紛表示透過如此童真的宣導,將能讓就診或住院的民眾感覺溫馨及喜悅,病情可能因此就減輕了一大半。

整體院慶活動最後就在院慶蛋糕慶生以及劉雅芳舞團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動感的團隊演出下,在熱鬧、讚嘆的氣氛下圓滿結束。

星期二, 7月 08, 2008

<焦點新聞> 啟動全方位照護服務 糖尿病中心成立揭牌儀式暨醫學講座



敏盛綜合醫院『糖尿病中心』宣布成立,將於7月8日(周二)假本院一樓大廳及二樓糖尿病中心舉辦揭牌儀式暨醫學講座,除向宣誓提供民眾高品質健康照護的決心外,會中並進行醫學講座『糖尿病面面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別邀請新陳代謝科庄強醫師及眼科梁智凱醫師主講,敬邀院內外嘉賓共襄盛舉。

糖尿病在台灣地區糖尿病盛行率約5.8%,95年度桃園縣罹患糖尿病人數為77574位,其為高發生、高費用之疾病且易併發諸多的慢性合併症,必須透過專業的醫療團隊,提供糖尿病患周全性的照護。本院以桃園最好的醫學中心,當鄉親的守護神為宗旨,為提升醫療品質及服務,積極成立優質醫療中心,邀請台大戴東原教授及台大心臟權威柯文哲顧問親自指導,規劃ㄧ個門診專區-『糖尿病中心』。本中心結合社區醫療整合照護,運用現行合作之社區醫療群及醫療院所,建構一完整的糖尿病照護平台,提供大桃園地區糖尿病個案及社區醫療院所的最佳服務。

糖尿病中心主任陳志明醫師表示:本中心舉行盛重的揭牌儀式後持續為鄉親民眾服務,其中將由糖尿病醫療團隊的成員,包括專業醫師、營養師、護理衛教師及其他人員等共同提供民眾照護服務,讓個案就醫更方便與舒適。此外,本中心更增購免散瞳數位式眼底攝影檢查儀,提供糖尿病個案完整的視力追蹤照護,以及豐富的衛教服務、社區資源提供、並回歸社區管理追蹤等,藉由此照護模式的建立,以作為業界的標竿。

糖尿病中心副主任張冠群醫師指出,藉由這個中心的成立,在醫療照護方面,整合跨科團隊服務,以提供整體性與連續性及周延性的全人照護,其包含診查、檢驗、衛教及追蹤等完整的服務,除降低或延緩合併症的發生,維護個案的健康,亦可控制醫療費用,達到三贏的目標。此外,未來將結合U-CARE 的居家遠距醫療計畫,可落實個案管理追蹤,而此一以『病患為中心』的遠距醫療照護平台,將使糖尿病患者有高品質之醫療健康照護,未來勢必將成為一個新的醫療市場。

星期二, 7月 01, 2008

<焦點新聞> 再創第一! 敏盛醫院榮獲衛生保健志工評鑑醫療組第一名



敏盛綜合醫院『服務為榮』,『助人最樂』,經桃園縣政府衛生局績效評鑑勇奪醫療組第一名和最佳進步獎兩項殊榮。

敏盛醫院志願服務隊成立,是創辦人楊敏盛醫師為照顧就醫民眾設立愛心床後,拓大結合社會資源,成立了志工隊,由敏盛綜合醫院社會服務室督導。成立之初,由一群熱心媽媽以協助護理人員,擴充至急診服務、宗教志工、青年志工、企業志工等等,積極參與社區各項慈善公益活動。

本次參與衛生局評鑑分為醫療組和衛生組,經統計有34組事業體分別為醫療組20家、衛生組14家,針對法制面、政策面及組織運作、績效面及創新面進行初評和複評。衛生局並於今年5月9日至本院進行實地評核,評審委員對於本院志工隊印象深刻,榮獲評審勇於突破傳統努力創新,推出九大創新專案皆有具體成果展現等佳語肯定。

敏盛志工隊屢獲各界讚揚,本月更獲得政府機關高度肯定,於各醫療組脫穎而出,榮獲評鑑第一名及最佳進步獎兩項殊榮。敏盛公共事務組督導陳燕秋由初接掌志工隊時的排斥、抗拒、接受到勇於付出、無私奉獻,並以醫院為家、積極廣納各路志工,使志工人數在短期間激增至180人。陳燕秋表示,整個評鑑籌備時間耗費1.5年,除將所有心力奉獻醫院外,也體認到有志者事竟成,凡事只要有決心和毅力沒有達不成的任務,就能化不可能為可能,促成我掌理的志工隊榮獲97年度桃園縣政府衛生局評鑑第一名及最佳進步獎。

本院志工隊以『進來學習、出去服務』的精神和各種創新服務,提供病人和家屬各項人性化和國際化服務,諸如:8種國際語言服務人才參與、積極推廣服務創新,以及志工隊的熱心助人、服務為榮的精神皆是獲獎的關鍵因素。體系副執行長張長榮表示,本次獲獎除使得敏盛醫院品質及醫院形象再提升外,桃園縣衛生局歷年來皆是全國第一,而敏盛獲桃園地區評鑑第一名也代表榮獲全國第一。

社會服務室陳力維主任指出:敏盛志工隊結合社區資源,並網羅體系同仁參與志工隊服務廣大民眾,提供志工及同仁一個學習、服務、成長的機會。未來,我們積極尋求社會資源,如和鄰近的同安派出所、警分局和衛生局等合作,務求結合最多社區及社會資源以達到最大的服務成效,回饋鄉里。

星期三, 6月 25, 2008

<焦點新聞> 敏盛綜合醫院接受 新制醫院暨教學醫院評鑑



各位評審委員、各位先進同道、各位長官,大家好!

首先,我要代表全體一千多位敏盛同仁歡迎各位蒞臨指導,相信透過48小時的評鑑,一定可以讓敏盛獲益良多,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走得更穩健、更順暢。

敏盛創立於33年前,雖是私人機構,資源有限,但是我們從來不敢妄自菲薄,總是卯足全力、力爭上游。古人說:『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次能養』,敏盛醫院也循著這三個層次一步一步走過來。

早期,從台大回到故鄉來開業,只希望能為故鄉的鄉親提供醫療照顧,使他們不必路途迢迢遠離他鄉去就醫。逐漸我們在『開放』與『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引導之下,形成了連鎖醫院的雛型。直到上個世紀末,我們深刻的體會到醫療環境的丕變,必須有一所大規模的醫院才能吸引到優秀人才,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爭得一席之地。因此,我們呼籲全體同仁及股東再次出資購地建院,經國院區經兩年多的興建,終於成為敏盛體系的旗艦醫院,帶領敏盛體系大小醫院邁向更高的層次。

今年,經國總院剛邁入第八年,是一家成長型的區域醫院。建院之初,先後因SARS的考驗和健保個別總額的限制,使醫院業務的成長受到很大的挑戰,直到三年前,臺大醫院前院長李源德教授帶領張楊全教授和一批年輕優秀的主治醫師加入敏盛團隊後,才使敏盛浴火重生、脫胎換骨。不但在醫療技術與服務品質上有大幅的提升,年輕的楊院長更大膽的引進外資,透過售後租回的程序,徹底改善了長期困擾我們的財務結構,使我們成為一所零負債的機構。

在李總裁的帶領下,我們通過國際醫院評鑑。去年,我們更大膽挑戰國家品質獎,雖然功敗垂成,却也累積了不少寶貴的經驗。如今,楊院長所率領的新領導團隊正在把敏盛從滿足當地民眾需求的目標,向更高層次的目標推進,要為台灣醫界樹立標竿,成為醫界楷模,也要把醫院經營進一步提升到更高境界,為健康產業創價值。

這是一個健保掛帥的時代,醫院經營處處受到健保的左右,醫療行為亦然,而醫界的形象和社會地位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敏盛深知我們無力對抗健保,但我們必須把健保的影響降到最低,發展國際醫療、觀光醫療、高級健檢、銀髮族居家照護及網路醫療等自費服務項目,取他山之石以攻錯,引進其他產業發展的模式為健康產業創造更豐富的價值,這是全體敏盛人未來努力的目標。

當然安全醫療仍然是不可挑戰的目標。在現階段國家衛生政策引導下,如何營造一家水準以上的醫院,仍有待各位先進、長官的指導,懇請各位不吝指教,我們全體敏盛同仁一定虛心受教,據以改善。最後,再一次感謝大家。

祝 評鑑愉快 圓滿

(本文/敏盛醫療體系董事長 楊敏盛)

星期三, 6月 18, 2008

<頭條新聞> 敏盛再登國際媒體版面-國際醫療獲美國US News & World Report五月號及International Medical Travel Journal六月號刊載



敏盛國際醫療服務發展屢獲世界肯定,繼五月份獲得美國拉斯維加斯最大報Las Vegas Sun及世界最大華人報紙世界日報刊載敏盛美國參展之佳績後,隨即推出的五月份US News & World Report以醫療旅遊為主題之專刊也將敏盛列為全球42家首選醫療旅遊醫院之一,並於該專刊網頁



此外,醫療旅遊產業報導雜誌International Medical Travel Journal也於其6月號雜誌針對兩岸政策開放及班機直航對醫療旅遊影響一文中,引述敏盛國際醫療部之發言,並且將敏盛列為台灣五家提供醫療旅遊之範例醫院,以近半版之篇幅介紹敏盛國際醫療特色項目。敏盛國際醫療專員廖三珊於接受採訪時表示:「過去沒有直航前,香港可能是中國大陸民眾選擇海外就醫之處,但畢竟香港的容納度有限。現在有了直航,中國大陸民眾將多了一項優質醫療服務的新選擇。」廖三珊也向該雜誌分享敏盛經營國際醫療之經驗,包括國際顧客來源、配備最新科技及特色醫療等。

星期三, 6月 11, 2008

<焦點新聞> 敏盛經驗 輸出海南 本體系執行長楊弘仁受邀赴海南省衛生廳發表演說



繼赴美國哈佛大學發表演說獲得熱烈迴響後,本體系執行長楊弘仁受邀至中國海南省,為掌管海南省上百家醫院衛生工作的海南省衛生廳高階主管們,分享台灣的醫療管理經驗。會後並再赴昌江第二人民醫院發表品質管理的專題演說。此舉除將敏盛經驗輸出中國大陸,提高海南省醫療水平,也成了敏盛醫療體系深耕大陸最具代表性的行動之一。

第一天登場的重頭戲,是由楊弘仁執行長發表題為『醫院發展戰略研究』的演說,由省衛生廳廳長白志勤親自主持,副廳長隋枝葉、海南省醫院協會會長劉庭芳,以及海口六大醫院高階主管共約300人。演講中講者精闢剖析台灣敏盛經驗,堅持持續提升醫療品質才是永遠航行前進的目標,會場中互動熱烈,掌聲此起彼落,白廳長並當場指示,第二場活動擴大舉辦。

第二天舉行昌江第二人民醫院掛牌儀式,並由昌江縣長頒發高級顧問聘書予楊弘仁執行長為當天揭開序幕,緊接著由台灣敏盛綜合醫院護理部副主任石玉珠,發表『微觀面:敏盛護理部管理』演說,為大家概述台灣敏盛醫院護理管理和JCI評鑑之經驗分享,該院主管紛紛對台灣的醫院管理議題提出問題,現場提問相當踴躍,包括醫護關係、人員教育、品質管理、人事成本管控等問題,石玉珠副主任面對主管們的提問,也都能對答如流,在大家互動中激盪出精采的火花,會後該院主管們均表示開拓視野、獲益良多。

海南昌江醫院前身海南鋼鐵職工醫院,是該省知名的二級甲等醫院,可使用床數300床,於近日回歸海南衛生廳所有,掛牌昌江縣第二人民醫院,著重於品質管理與經營理念的交流,是一所具有國內頗具知名度和水平的地區醫院。石玉珠副主任表示:「海南昌江醫院衛生體系高階領導欲提升突破醫院管理困境,不再只是閉門造車,藉由本體系的成功經驗介入,將引導該醫院三百餘人在思想、行為、體制上的改變。敏盛醫院希望藉由台灣經驗的分享,鼓舞大陸醫院在追求卓越與安全的醫療,而敏盛醫院也將持續性地以體系管理經驗協助中國管理體制之建立,提升整個華人地區醫院的醫療品質。」
  
楊弘仁執行長指出,未來雙方將陸續有密切的合作,包括代訓醫護專業人員,以及海南省各大醫院管理諮詢等等。此次的演說之行亦受到當地醫界的高度肯定,該省衛生廳積極籌辦的醫院評鑑機構亦將邀本體系參與規劃。   

星期一, 6月 02, 2008

<焦點新聞> 敏盛國際醫療團隊 赴美參加醫療旅遊展及洛杉磯台灣文化節展 載譽而歸



敏盛體系國際醫療服務中心於08年5月3日在周治華品質總監的率領國際醫療中心之成員,赴美展開國際醫療業務之推展工作。此行除參加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2008年醫療旅遊高峰會暨醫療展,以及在洛杉磯舉辦的台灣文化節展覽外,更引起國際媒體之注意,搶攻各類平面、廣播及電視媒體之版面。

2008醫療旅遊高峰會(Health Care Globalization Summit)暨醫療展是美國地區醫療旅遊的年度盛事,其廣召歐美及東南亞各國醫療旅遊之專家學者以及美國當地的醫療保險公司齊聚一堂,探討醫療旅遊之最新趨勢,每年於美國東岸及西岸各舉辦一次,今年為第二年。敏盛醫院本次與高雄義大醫院共同參展,發展國際醫療並共同參加本次醫療旅遊高峰會展覽,目的除了推廣各院國際醫療項目之外,更期望將台灣醫療推上世界舞台,讓世界各國都能見識到台灣醫療的高科技及高水平。敏盛在醫療展現場展現了JCI國際品質認證的優異成果、微創手術醫師的精湛技術及特色醫療服務內容,敏盛提供國際醫療服務的能力大獲造訪貴賓的肯定。一位來自美國科技大廠的總經理表示,因商務之故曾多次到台灣出差,卻從未瞭解原來台灣的醫療這麼棒,現在他非常樂意且放心將在台灣分公司員工的健康託付給敏盛。而由於本次參展,敏盛可望再與數家美國保險公司簽約。展覽期間敏盛醫院接受了拉斯維加斯當地最大報紙「拉斯維加斯太陽報Las Vegas Sun」的報導(http://www.lasvegassun.com/news/2008/may/07/peddling-medical-getaways/),以近半版的篇幅報導敏盛之優勢及對發展醫療旅遊的看法。另外美國地區華人第一大報「世界日報」記者也特意前往拉斯維加斯報導敏盛的活動(http://www.worldjournal.com/wj-la-news.php?nt_seq_id=1712351)。

結束一連四天的拉斯維加斯醫療旅遊展後,敏盛國際醫療團隊旋即前往洛杉磯,進行為期兩天的洛杉磯台灣文化節展覽。海外華僑是敏盛國際醫療的重要客源之一,而美國洛杉磯地區更是海外華僑的重要據點,因此本次參加當地的台灣文化節展覽,旨在向更多當地華僑介紹敏盛醫療的優質服務並讓華僑瞭解到,回台灣除了探親,更可以優惠的價格享受到跟美國一樣好的醫療服務。敏盛特為海外華僑設計「健檢加接機」的貼心服務,更可代為預約飯店及旅遊行程,讓華僑感受到台灣家鄉的溫暖。在洛杉磯期間敏盛亦接受洛杉磯當地各電子媒體如18台及東森電台的專訪報導。

本次率團參展的周治華品質總監表示,在美國成長並工作三十年,曾在世界各國及美國評鑑醫院的她,這次代表並推薦敏盛醫院給美國人,她充滿信心。這次在美參展成功,除了展現敏盛醫院的實力以外,更將提高台灣醫療的國際能見度,透過出席展覽及各類媒體的報導使世界各國更加瞭解到台灣的醫療品質及服務有強大的競爭優勢。敏盛再次打頭陣,搶下台灣第一家醫院登上美國媒體的版面,同時獲得美國醫療保險公司的青睞,可望再度簽下合約,為敏盛推展國際化的工作再創佳績。

此行對敏盛醫療體系而言是處女航更是一項創舉,寫下了敏盛醫療體系橫跨大西洋的歷史一頁。敏盛醫療體系所追求的目標是為「臺灣醫療找出路」、「為健康產業創價值」,經由此次的赴美拓展國際醫療產業,是敏盛醫療事業的一小步,更是臺灣國際醫療發展的一大步,進一步實現敏盛所追求「根留臺灣、胸懷大陸、吼向世界」之經營策略。

星期三, 5月 28, 2008

<焦點新聞> 敏盛跨海締結日本Aoikai (醫療法人社團葵會) Medical Corporation交流合作



敏盛醫療體系陳博光教授目前擔任亞太骨科醫學會(APOA)理事長,具有東京醫科大學醫學博士的陳教授向來對推動國際醫學交流及人才培育不遺餘力。近日在陳教授引介下,敏盛醫療體系將與日本Aoikai (醫療法人社團葵會) Medical Corporation簽署合作意向書,為雙方將來進行深入之醫護人力交換訓練及醫學資源共享之依據。

本次日本Aoikai (醫療法人社團葵會) Medical Corporation由Dr. Shintani(新谷理事長)及Prof. Shirai(白井康正教授)及翻譯人員陪同下蒞臨敏盛醫療體系參訪。陳博光教授表示,敏盛是台灣少數具有國際等級之醫療體系之一,自2008年2月加入敏盛以來,更積極將敏盛推上國際舞台,除了引進大師級骨科脊椎手術技術外,更廣邀國際結盟及國際醫療專業人員訓練。日本 Aoikai (醫療法人社團葵會) Medical Corporation以提供復健醫療及老人安養著名,本次除參訪敏盛各特色醫療中心外,更將特意造訪復健科並拜會怡德安養中心主管,深入探討並交換兩大領域之營運經驗。

雙方預計簽署之合作意向書中,將包含雙方醫護人員交換訓練計畫、年度聚會及醫療及品質知識技術分享等內容。敏盛於2006年通過JCI國際醫院評鑑認證後,即與同獲JCI認證之香港港安醫院結盟,建立長達15個月之醫護人員交換計畫。本次敏盛再獲國際醫界友院肯定,與日本醫療機構結盟,期能精進醫療及服務品質,逐步實現敏盛跨足國際之目標。

星期日, 5月 25, 2008

<焦點新聞> 倒數計時 亞洲醫藥服務通路的領導品牌即將誕生



全國第一家由醫療體系策略轉投資的專業健康管理及醫藥供應服務機構-盛弘醫藥(股)公司,即將於年底掛牌興櫃。

「提供創新的醫療整合服務」是盛弘的營運模式----以豐富的醫療經驗與醫藥專業能力,再導入靈活的企業化經營管理,有效整合既有通路,積極開發潛在市場,以創造最佳的利潤與價值。除了提供專業的健康檢查暨醫學檢驗之管理諮詢及委託經營服務外,並運用聯合採購、資訊統合、通路經營的方式,提供最適化之成本管理,滿足客戶端對藥品、衛材、儀器設備之品項需求與品質管理。預估年營業額即將突破10億,率先成為全國醫藥服務通路的領導品牌。

捷報不斷的盛弘團隊,以優質穩健的專業實力、認真誠信的服務態度及成效優良的經營品質,屢獲各界佳評---國內百大企業、上市上櫃科技公司、知名航空公司及企業團都陸續成為盛弘的忠實顧客。近來,不但成功取得台積電、友達光電等科技大廠的信賴,順利成為指定健康管理機構外,更致力取得與華碩、群創等五家上市公司之合作機會,成功擴展事業版圖,晉升為擁有600家健檢合作客戶之醫管機構。

展望未來,自有保健產品及衛材用品的開發與銷售,將是盛弘下一個重大的里程碑—盛弘的醫藥流通部,已嚴選出市場發展潛力高之產品,並將結合預防醫學及醫藥生技等相關技術,以建立自有品牌、拓展經營領域及服務對象,為公司灌入更豐富的營收活泉。

自今年初起,盛弘即成立IPO小組,明訂時程表,全力展開上市上櫃籌備作業,目前體系員工認股已順利完成並超出預期,這代表著大家都一致看好公司的遠景與發展潛力。緊接下來,盛弘將全心投入籌備工程,預計今年十月正式於興櫃掛牌,2009年第四季上櫃,成為敏盛集團首家IPO公司。

盛弘總經理劉慶文表示:除了肩負「以創新服務有效協助醫藥機構提升競爭力」的神聖使命,「恪守對顧客的承諾」更是我們不變的堅持。在盛弘,可以找到有別於傳統醫療產業的創新經營理念與活力,我們深切期許能以這樣的獨創精神與思維,為台灣醫療服務事業走出一條康莊路。

星期一, 5月 19, 2008

<焦點新聞> 美國長照機構經營理念分享 旅美華裔楊逸鴻院長經驗作借鏡



本月初在世貿中心一連四天舉辦「台灣國際銀髮族暨健康照護產業產」,吸引國內外實務與學術界的專家學者共聚一堂。敏盛醫療體系長照事業部副總陳蓬萱特地安排榮獲「2007全美傑出亞裔企業家得主」、「2007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傑出校友」的楊逸鴻女士,同時也是美國「CQC Assisted Living Homes 照護安養暨休閒養生中心」的院長,蒞臨龍潭怡德養護中心,向體系內各分院與長照機構工作人員,以及長照協會的會員們,以「美國長期照護機構經營理念及照護模式經驗分享」為題,分享其在美從事長照機構的經驗與理念,作為國內業者的參考。

楊博士與夫婿二人目前在美國經營三家長照機構,其「三個月滿床,六個月轉虧為盈,一年後賺兩倍」的成功經驗,在令人稱羨之餘,背後是經過許多的努力才換來的。他們以「破斧成舟」的全副精神與所有財產投入這項產業,在大多數人不看好的狀況下,先接手一家經營不善的機構,將其全部重新翻修,內部設計以住民的感受為出發點,營造出舒適溫馨的環境,外部拓展則積極參與社區活動作行銷,開發社區資源以豐富住民生活,並以「Respect(尊重),Dignity(尊嚴),Privacy(隱私),Safety(安全)」作為住民生活照顧的原則。此外,提供「Level care」的加值服務,以顧客需求導向作收費標準,讓長者皆能得到適當的照顧。用心的經營不但深得當地居民的信賴,其使機構「起死回生」的寶貴經驗也成為激勵同業學習效法的對象。

有感於長期照護產業包含許多跨專業的合作,擁有護理背景的楊院長到密西根大學修讀法學博士,以掌握對法令的瞭解,進一步管理與投資在這項產業上。此次楊院長大方的分享經營理念與介紹美國照護模式,有助於增廣國內機構的視野,激發不同的想法。「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敏盛醫療體系長照事業部正值發展初期,並以作同業標竿為期許,藉著交流的機會,將讓同仁們感受到自我鞭策的重要性,期待未來能有見習與合作的機會,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同提升長照事業的品質!

星期二, 5月 13, 2008

<焦點新聞> 敏盛醫院護士節音樂饗宴 鄉親醫護同仁共享經典樂章




「除了健康,您的心也需要煥然一新!」

當悠揚音樂邂逅美麗的白衣天使,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為迎接一年一度的護士節,敏盛綜合醫院經國總院日前假院區一樓大廳,舉辦「白衣天使-天籟之音」夏季音樂會,透過旅美音樂家精湛琴藝的演繹,透過悠揚樂音的流瀉,撫慰平時堅守醫療工作最前線的護理人員,而許多在場聆聽的民眾也為這悠揚的樂音而陶醉不已!

為實踐「誠信、創意、發展、卓越、分享」的經營理念,以及提供全院同仁及就診民眾一個不一樣的工作場所及就診環境,敏盛綜合醫院經常邀請音樂名家來院舉辦音樂會,院長楊弘仁指出,音樂是人類共通的語言,藉由音樂,能夠將人與人之間那種心靈契合的感覺自然地流露出來,卸下彼此的心防,真誠的溝通,除可讓所有員工能夠自在舒適的工作,亦能減輕就醫民眾的病痛,並增進醫病間的和諧關係。

因適逢護士節,敏盛綜合醫院「白衣天使-天籟之音」夏季音樂會係以「白衣天使」所象徵之「純潔形象」與「奉獻精神」為音樂會的主軸,特別邀請『area 51二重奏』兩位旅美音樂家李瑄及陳淑杏博士,完美詮釋小提琴與豎琴二重奏,她倆絕妙的搭配,精湛地演出包括Air sul G( G 弦之歌)、Andante con Variazioni 、violin into. and Fur Elise(給愛麗絲)、Salut d'Amor(愛的禮讚)…等十餘首經典名曲,獲得在場聆聽員工及民眾的同聲稱讚,共同領略了一場美妙音符的洗禮。

星期三, 5月 07, 2008

<焦點新聞>『胃繞道手術可治癒難治型糖尿病』敏盛醫院1000例腹腔鏡胃繞道手術成果發表




桃園敏盛醫院〝亞太內視鏡手術減重中心〞5月6日舉行胃繞道手術記者會。中心主持人李威傑教授在西元2001年12月完成亞洲第一例腹腔鏡胃繞道手術以後,至今年3月已完成1000例。中心不但已是亞洲地區最知名的內視鏡手術減重中心,也是國際知名的研究訓練中心。已發表超過30篇國際期刊論文,訓練超過15個國家,40多位專業醫師。

發表會特別邀請減重成功的施小姐擔任代言人,施小姐在96年4月體重132公斤時接受李威傑教授團隊的手術治療,1年後已轉變成體重61.8公斤的窈窕淑女,減去70公斤的肥油。不但贏回了美麗與自信,更得到健康百分百!李威傑教授表示,敏盛醫院1000例胃繞道手術的減重病人,手術後平均三個月就可減去22公斤,一年則可以減去39.8公斤,可說是目前最有效的減重方法,手術安全性達99.8%。由於敏盛減重中心的品質已達國際水準,台灣的醫療費用又相對低廉,目前更有不少國際病患,預約手術。邀請施小姐擔任代言人後,相信可以帶來更多的國際病患。

敏盛醫院減重中心最近的研究報告發現,胃繞道手術不但可有效治療病態性肥胖病患,更對難治型糖尿病有神奇的功效。李威傑教授表示,肥胖是第二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險因子,敏盛醫院發現在1000例手術病人中,有201例是合併有糖尿病患者,其中大部分是控制不佳的難治型,手術後有高達87.1%的病人可以不藥而癒,一舉根治了第二型糖尿病。第1000例的曾先生就是很典型的個案,他手術前,體重達196公斤,手術前診斷出有第二型糖尿病,糖化血色素在7.1。現在剛好手術後1個月,體重下降20公斤,糖化血色素降至5.6(正常值)。我們這份研究報告已刊登在去年10月的美國胃腸道外科雜誌,也是亞洲的第一份研究成果。

敏盛醫院目前與台大醫院共同接受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委託,進行國際難治型糖尿病外科手術研究計劃,針對第二型糖尿病確認病人,以內科療法無法達到良好控制的〝難治型糖尿病〞(糖化血色素在8.0以上),進行手術與強化內科療法的研究。敏盛醫院已獨立完成第一階段先導試驗,在首波30例病患中,手術安全性為百分百,糖尿病根治效果為85%。這個研究結果深受國際囑目,已應邀在下個月舉行的美國代謝減肥外科年會中口頭發表。

在第二階段的研究中,台大醫院的糖尿病中心將進行30例病患的隨機分組臨床研究,如果年齡在30至60歲,第二型糖尿病已接受至少半年治療,糖化血色素仍在8.0以上的難治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向台大醫院糖尿病中報名,有機會接受免費治療,一舉根治這個難纏的疾病。

星期五, 5月 02, 2008

<焦點新聞> 敏盛一小「部」 讓心病治療跨進一大步 敏盛醫院心血管醫學部成立



敏盛醫院心血管醫學部無縫隙的服務 以跨科整合團隊保佑您的心

心血管疾病的緊急處置,常常瞬息萬變,病患須於黃金時間內搶救,然而,病患卻常於各醫院間「轉介」,若錯失治療時機,病人何辜呢?為此,敏盛醫院院長楊弘仁以「感同身受之心」積極力邀醫療總顧問(台大加護病房主任)柯文哲及多位醫務管理專家,經多次協商排除萬難,首創獨立於內、外科部之外以整合式全方位醫療打造心血管醫學部,特於九十七年五月一日成立,進而提供更優質及無縫隙的治療服務。

敏盛醫院心血管醫學部之成立,將以「病人為中心的多科整合處置」當作使命,從九十年斥資上億建置第一台心導管儀器,九十一年一月完成桃園縣(市)首例之開心手術,於九十三年七月成立全台唯一之電子束掃描儀器(EBT),至今已運用心血管介入性治療服務超過13,000個家庭;從提昇到院前緊急醫療救護病患存活率,敏盛醫院提供台灣少數全年無休之「救心小組」、「葉克膜(ECMO)馳援小組」以24小時全年無休全天待命之醫療團隊,讓病患到達急診,經診斷確定到送入導管室,醫師進行血管擴張術,皆在90分鐘以內完成(依據國際標準規定)樣樣都堅持守護著民眾的「心」,另亦提供「全台首例腹主動脈瘤支架置放手術」、「不停跳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靜脈腔內雷射合併微創顯微小切口靜脈剝離術」等,皆是致力於提昇急重症醫療品質成果之一。

敏盛醫院心血管醫學部主任康志森表示:「我們的一小部,帶給心臟病治療的一大步」。近年來末期洗腎患者,只能接受透析治療,越來越多「洗腎」患者,儼然成為「國病」之一,他們的「生命線-廔管」常常須靠心導管血管成型術打通血管,若通不了的就安排轉到外科甚至轉院,讓可憐的病患(已領重大傷病卡),只能靠運氣找醫師。

為此,敏盛醫院心血管醫學部,以創新提出「Form creation to maintance從創造到維護」的觀念,以縝密結合及改善標準作業流程,且有效整合新血管內外科醫療團隊,已達全國首創之處置模式「Total in one visit-一次造診,即可整體解決廔管問題」,目前更與全國最大洗腎之東貿集團合作,提供廔管病人
完善、完整的血管治療服務,藉此造福國內眾多洗腎之人口。

心血管疾病的檢查及治療包羅萬象,日新月異,必須適時地更新為先進儀器及改進治療方式,才能提供病患最好的醫療服務。敏盛醫院院長楊弘仁表示:急重症治療能力是大型醫院的根本,經國總院在國際醫院評鑑(JCI)之後已證明醫療品質具國際水準,現在更進一步要將本院的核心科別推向世界級,從心肌梗塞、心血管重大傷病到挑戰通過JCI-AMI單一疾病認證,不斷為民眾之健康福祉把關,今敏盛醫院心血管醫學部打破傳統之醫療方式,以整合性之新式治療,結合心臟內科及心臟外科團隊提供全方位照護醫療,使期成為台灣「第一」及「唯一」心血管醫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