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今周刊 522期)
李源德與施振榮,各是台灣醫療與科技產業的重要推手,李源德說,「我們都有夢。」他們的夢,就是結合醫療與科技兩股力量,讓醫療產業成為繼電子產業後,台灣經濟的另一個高峰。
一位是心臟科權威,是讓台大醫院診療收入首度突破百億元大關的院長;另一位,被譽為「台灣IT教父」。現任敏盛醫療體系總裁的李源德,與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長期深耕醫療與科技領域,二人迄今退而不休的原因,就是希望創造台灣經濟的下一個高峰——醫療產業。
《今周刊》獨家邀請二位大老,就科技產業進入醫療界的議題深入對談,對於弭平醫療與科技之間的差異,以及如何結合兩股力量創造雙贏,李源德與施振榮有著值得產業界借鏡的見解。
科技能讓醫療的執行更便利
李源德〈以下簡稱李〉:談到科技為醫療帶來的改變,科技提供它的產品供人們使用,帶來方便,改善生活,這一點和醫療相輔相成。
簡單舉例,李前總統有心臟冠狀動脈狹窄的問題,醫師為他放置血管支架,過去類似情況可能要住院一個多月,現在術後幾天就可回家,這就是進步。
未來,資訊傳輸技術更發達,如3G、WiMAX,還能促進醫療的「社會調適」功能。病人臨終前,即使親人遠在國外,有了即時通訊,可以彼此見面、講幾句話,他會含笑而終。
而對慢性病或遠距治療病患來說,透過影像和聲音傳輸,醫師可即時為病患提供最好的照護,同時建立更好的醫病關係。
施振榮〈以下簡稱施〉:現在的醫療過程,電子儀器使用很普遍,但不論超音波、斷層掃描或心電圖,都非常依賴醫師的解讀。科技進步,提高儀器的解析度、或將影像從平面變3D,電腦斷層從十六階看到六十四階,都能讓醫師判斷更精確。
新科技導入醫療,還有一個成果就是效率,同樣的疾病,因為新科技進步可以縮短治療時間,就像X光,醫師可以在病患拍完後馬上在電腦上看到,做最即時的診斷。最後是資料分享,在已知的方向精益求精,用戶自然會利用這個工具,應用到有效的範圍。
李:目前台灣醫療產業的瓶頸,首先是全民健保。台灣醫療走過一段很蓬勃的時期,現在則面臨大餅緊縮、資源不足的困境。我擔任台大醫院院長期間,台灣醫療費用支出僅占GDP的五%,目前則是六%,也就是過去十年僅成長一%,卻要作巨細靡遺、無所不包的醫療。假使把醫療當成一個產業,十年只多出一%,那是萎縮、不是成長。
施:這一點我有不同的看法,過去十年,我們的GDP沒有什麼成長,所以基數是差不多一樣;但如果GDP的母數增加了,那麼成長其實不只一%。大家現在看未來的醫療產業,是屬於高度成長的產業,未來的需求很大,重要的是怎麼樣提供更好的服務。
李:過去我擔任台大醫院院長的時候,做到節流一○%的目標。但醫療是應用科學,所以科技的技術或管理know-how導入醫療,也要有應用的價值。
管理學大師麥可.波特說,要創造高價值的醫療,不是節省成本的醫療,我認為很正確。但就外部的觀點,未必明白醫界的邏輯思考、價值觀,以及人文文化各方面的感受。嚴格說來,由醫界以外的人管理醫療產業有其門檻,也較難得到信服。
施:我也同意麥可.波特的說法,下一階段的醫療產業應該著重在創造從預防、醫病到復健一整個循環的價值,而不是只專注降低成本。
當然,醫療變革實際上有一些包袱。過去科技產業變革是由新兵發動,大老不得不跟,在醫療產業很難如此。另外,科技產業是由市場經濟驅動,但醫療產業不完全靠市場經濟,還包含政府政策和文化倫理層次。
醫療現在要大老來發動革命,以台灣來說就是醫學中心,從一個方法、一個部門或一個科目慢慢調整,落實到新的模式,急也急不得的。
醫療技術一切完備才能實行
李:現在有許多科技界的人想跨進醫療這一塊,但醫療的本質和科技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醫療產品要有市場,「醫師」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就如同藥商行銷藥品,對象是醫師而非病人,在與醫師討論之後,藥品才在市場流通,醫療科技產品也是如此。
其次,應用在醫療的新科技需要時間歷練,就像每一種藥品都需要臨床實驗。目前使用的儀器,事實上是累積一段很長的經驗,逐步淘汰後形成的。醫學是實證科學,在找到確切證據證明有效前,不能貿然以新科技取代舊科技,這一點與現在強調日新月異的科技產業是不同的。
最後,醫療不是商業行為,而是救病人、解決病人的健康問題;與今日新科技推出,就是要獲利,目標不一樣。且「醫療品質」是建立在「互相信賴的醫病關係」上,而非進步的醫療儀器。有時往往醫生的一句話,比起吃藥、或使用最先進的儀器治療,更有效果。這一點,醫療與科技有著相當大的差別。
施:一般的科技產品,研發階段通常就是做使用者研究,還有在實驗室中做技術研發;但醫療研究發展是在醫療行為上,醫生應該成為研發過程的一環。
其次,單純的科技產品,像iPhone,大概全世界出入都不大,但醫療行為非常活,每個人的基因、生活習慣和心理狀態都不一樣;科技只是提供工具,最重要還是靠在醫療產業的人有自覺地去利用這些工具。
因此,科技業要進入醫療產業,須經驗累積。就拿生物科技來說,尤其是製藥研究,都牽涉到臨床、和美國FDA〈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的認證,回收期不像科技產品是三、五年,而是十年、二十年。若科技業沒有這個心理準備,進入醫療產業也不可能做出真正的成效。
有一個策略,是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制定短程的mile stone〈里程碑〉,例如幾年內要做多少個臨床等。如果一開始就把目標訂在十年後才開花結果,那還不到十年,信心就先崩盤了。
有一個根本的問題要先突破,就是醫療界要不要有企業精神?企業精神是為了達到組織的某一個使命,利用有限資源,透過不斷創新和有效的管理,產生最大的效果,獲利只是一個比較看得到的指標。對醫療來說,創造高品質、高滿意度,還有大家負擔得起的醫療環境,是醫療應該有的企業精神,相信這一點也是科技界最能協助醫療的地方。
台灣可從現存落伍產品切入
李:不過,為了爭取病患,增加收入,新科技的進步,某方面助長醫界的盲目發展。醫院購買醫療設備如武器競賽,有了儀器作噱頭,病人蜂擁而至。
我很鼓勵科技界,追求完美而非流行的醫療產品。醫療是終身服務,就像放在心臟中的節律器,一旦失效就會發生生命危險;因為與生命息息相關,產品的品質更要要求。如果不同的人持之以恆地專注某項產品或服務,做到不被取代,再整合彼此經驗,如此,對台灣產業進步才有正面幫助。
施:台灣科技進軍醫療產業的優勢,在於微電機技術及量化生產的能力;利用這些優勢,先進攻現存的較落伍的產品,這個方向是比較容易介入的。
但是要進軍國際醫療市場的關鍵環境,是台灣要先成為一個實驗市場。就像新藥要臨床,科技也要臨床,若台灣的醫界能夠協助科技醫療器材的臨床實驗,率先在全世界應用出來,這才是比較進步的醫療行為。
現階段,因為沒有第一個成功的案例,所以沒有辦法把醫療和科技的力量快速結合在一起。科技和醫療要結合,但不要一開始就一頭栽進去;就像我現在談品牌,要長期,一點一點的試,因為花太多的資源做不出所以然的時候,人和錢都沒有信心。從有使命感、有條件的人開始,找到可能的合作模式,只要避免風險、掌握轉機,現在就是大家一起開創新局的時候。
星期二, 8月 28, 2007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2 則留言:
This blog have abundant news about min-cheng hospital, that's good for ours.
thx,本院將持續提供更多元化的即時新聞及動態,並完整紀錄其歷史軌跡.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