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箭齊發、擁有穩定營收的盛弘,自然也沒有錯過「登陸」潮。
雖然2000年就開始關注中國生醫產業的動靜,但盛弘多年來按兵不動,「真正『出手』是在2013年,」執行長楊弘仁說。
相中中國市場對醫療的需求益發強勁,楊弘仁決定將敏盛療體系的經營模式、醫療管理系統輸出到中國,「我們認為這是比較好的方式。」
敏盛醫院是全台首家獲得JCI(Joint Commisson International)評鑑的醫院,全院的軟硬體品質,已達世界公認標準。
2013年5月,楊弘仁赴北京嫣然天使醫院擔任院長,並自敏盛推派3至5位的顧問團隊,實地協助醫療品質及服務的改造,僅僅半年,就讓醫院通過JCI評鑑,這登陸的「第一戰」,盛弘可說拔得頭籌。

對比以往台企動輒花上數億到中國圈地蓋醫院,「我們的策略是『輕資產,動管理』,」楊弘仁表示。不僅降低財務風險,獲得成效的時間也較快。去年12月23日,盛弘宣佈投資明基集團在南京及蘇州的2家醫院,則是實際參股的首例。
雖然登陸之路逐步穩定,但楊弘仁認為,讓合作夥伴的理念一致,是過程中的最大困難。而即使豐管的基本原則相同,「但是必須『接地氣』,」他強調,絕對不能將台灣的醫管系統原封不動地帶到中國。
此外,盛弘也已佈局長照領域多年,帶著在台的厚實照護經驗,與中國地產公司卓達集團合作,在天津武清區設立集居家、社區、機構等服務為一體的大型全齡化養老社區,於2013年正式營運。
中國政府於「十二五」規劃具體指出,「積極發展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專業化養老服務機構,」除機構型的養老中心,「日照也是未來發展重點。」副總經理張斯綱說。
目前,盛弘已在四川攀枝花市開設一家日照中心,「就是幼兒園變成托老院的概念,」主要服務對象是能自主行動,但仍需輔佐的長者。
隨著中國的國企、中央投入陸續長照產業,楊弘仁表示,未來也不排除有合作可能。